人民广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费活力提升丨成都市武侯区改造好望角商业 [复制链接]

1#

好望角商业文化广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一环路九眼桥头,毗邻城市音乐中心、四川大学。为一处商住两用型地产项目。自年以来,一直是九眼桥片区的老牌商圈。然而老旧的设施,内外割裂的空间状态,让这里的商业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

项目改造前图片来源: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实践经验

项目改造历时一年,一边建设,一边调整。

1.内核调整:本案的改造策略是从内到外的。第一步是结合城市的需要和项目条件,把原建筑从一个单一的商住两用地产项目,转化为更加公共的商业复合综合体。用户人群的多样性使一个交流、分享、激发新鲜创意、凝聚社区活力的TownCenter成为可能。

原建筑铁桶状的围合平面布局,让周边街道和内部广场的空间完全割裂。项目在建筑手法上强调了二层连廊平台,通过大踏步等竖向交通使一个城市的孤岛转变成一个连接各个公共空间的步行网络。同时,在面向九眼桥的区域插入LED屏幕“望江之窗”,强化了内外的沟通。

.形象升级:建筑延续简洁和优雅的现代美学,外立面大面采用了银白色铝框架和透明玻璃的组合。尺度适宜的竖向金属线条,捕捉一天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在“窗口”的部分,通透的超白玻璃,活跃的明黄色铝板框架,提示出入口空间。

3.建筑模数:模数化的设计保证改造过程中商铺照常营业,同时,院建筑3层及以上的住户的生活并不受到太大干扰。因此,建筑采用快速而破坏性最小的建造策略。

项目改造后图片来源: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主要成效

本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武侯区与锦江区的交界处(武侯区侧),可以成为片区的“窗口”,展示武侯区的新城市、新面貌。

单纯的立面美化还不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城市更新范例。本项目通过平台、连廊,加强商业的可参与性。本次改造,让建筑内外的能量打通,形成畅顺的人流环线。临街商业的活力辐射到内院及广场,和城市产生了更丰富的互动,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核心。

成果亮点

好望角商业广场的完成,让老旧的城区商业重新焕发了活力。商业改造项目是一个半计划、半即兴的创造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与设计的修改完善。项目通过设计的不断自我更新,为城市持续输送能量,并通过对场所的解构、加密、赋能、让建筑成为一个个反应核,重新激活人与城市的连接,让大家自发地参与到城市生活中,与环境产生感情的连接,让每个人都亲身成为城市复兴的一部分。

项目改造后图片来源: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案例所属机构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