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2月1日,主打去中心化的社交产品Damus上线苹果应用商店,并在短短一周内引爆全球社交网络。全球各地的“弄潮儿”,忙着分享长长的一串神秘代码——那是他们在Damus上找到彼此的唯一凭证。
社交产品圈太久没有新消息了,Damus像是一潭死水里从天而降的小石子,水面刚刚泛起涟漪,围观者已迫不及待地预言起暴雨将至。它被冠以许多响亮的名号——推特“杀手”、社交产品颠覆者、开放协议里程碑……
去中心化的理念名号响亮,现实中的打开方式却是一地鸡毛。
当用户们兴冲冲地装好软件,用几十位密钥登录后,欢迎他们的不是崭新的未来世界,而是拉
Damus是什么?
Damus官方给自家产品打出口号是“你自己控制的社交网络(Thesocialnetworkyoucontrol.)”,是一款基于Nostr协议的iOS客户端。安卓版客户端名为Amethyst,目前双端的信息和账号均不互通。
图源Damus
根据nostr.io数据,截至年2月9日,Nostr公钥数为个。
作为一款社交产品,用户能感知到的去中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不会存储任何用户的个人信息。Damus的注册和登录完全不使用户个人信息,下载App后,用户将获得两个密钥,分别由一长串代码组成。私钥用于个人账号登录,一旦外泄等同账号被盗;公钥用于社交,其他人可以通过公钥找到你的账号,并和你互相
图源Damus截图
2.平台不会审查或删改任何用户发布的内容。任何内容均可发布,一旦发布,平台和作者均无法对内容进行删改。要是写错别字也只能永久地钉在耻辱柱上,强迫症患者和白字大王请慎重使用。
3.平台不会介入内容的推荐分发。当前,各类信息流产品都会收集用户信息形成用户画像,并针对性地从内容池中召回相关性高的图文/视频,按一定规则排序后推荐给用户,形成“刷到的我都爱看”的效果。与此同时,广告内容也会按一定比例穿插在平台分发的普通内容里,成为信息流产品商业变现的主要方式。而目前的Damus既不会收集用户信息,也不会参与内容分发。
看起来很美的部分介绍完毕,接下来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二月初,张伟从某个互联网从业者交流群中听说了这款产品,出于好奇,他开始试用Damus。
一个星期后,张伟已鲜少
他们每天在Damus上给互相留言回复,有时用中文,有时用英文。张伟找他练习英语,日本友人找张伟练习中文,一个非常国际化的语言角。
听起来是种不错的社交体验,但张伟给Damus的打分只有30分(分制),因为首先,它不是一款好用的产品。“它好多东西还没有做呢,从任何环节来看都是一个非常粗糙的产品。”
最先让张伟犯难的是换头像,他四处摸索也没有找到换头像的入口,最后询问了一位外国友人,才知道原来需要去其他网站上传图片生成URL链接,再利用链接换头像。
“回复流的展示也都是乱的,”张伟随后补充道,“我跟那个日本大哥在一个帖子下面版聊,因为还有其他人回复,根本看不清楚回复的是谁。”
起初,张伟还会去Global页面看看,刷出来的一堆阿拉伯语内容着实难住了他,他吐槽:“这种多语言的内容产品,语言筛选功能或是机翻功能都应该是很基础的吧?”
产品功能层面的问题都是可解决的——有bug就修,交互逻辑不合理就改,加载速度慢就优化……对一款1.0版本的新产品而言,这些都不是致命问题。Damus的大麻烦在于,由去中心化模式制造出的内容生态,目前看来无比糟糕,而平台和用户都没有解决办法。
去中心化模式下的野蛮生长
上线10天,Damus已累积起第一批内容,从语言判断,不少内容作者来自中国。
然而抛开那些“未来已来”的宏大蓝图,尝试成为一个普通的用户,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不像是言论自由的理想国,倒像是垃圾信息的填埋场。
Global界面汇聚全球用户发布的公开信息,但鲜少能见到“活人”。从上线第二天开始试用Damus的张伟评价:“放眼望去都是‘数字生命’。”
首先步入运动场的,是无情的拉群机器人方阵。
图源Damus截图
细分之下,刷屏的群聊邀请大体分两类。
第一类群聊以Damus本身为名,号称加入群组后可以“互关互助,抓住第一波红利,第一手信息共享交流”。刺猬公社加入其中一个
除此之外,聊天内容几乎和这款产品毫无关系,热门话题是炒币、炒股、ChatGPT。
第二类群聊则在违法乱纪的边缘试探,灰产群、*图群、*博群纷纷现身Damus,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并未加入群聊调研。
图源Damus截图
广告僵尸号方阵随即拍马赶到。
部分僵尸号已迎来业务开门红,正不遗余力地为国内某些互联网产品打广告,为它们提升用户活跃度。
“在Damus逛累了吧,犒劳下自己下单一份0.01元的肯德基吧,复制该消息打开XX(某软件名)即可领取。”也许下个星期四,这里也将出现V我50,啊不,V我50个狗狗币的盛况。
剩下的广告僵尸号所有者还没开张,正努力为自己的广告服务打广告。
“占领去中心化社交高地,先人一步!专业Damus人类高质量7x24小时循环刷屏广告服务,高性价比,可以最低块起步试试效果……”
我非常想花块,让它刷屏“广告贴滚出这里”,但一想到老板并不会报销这笔费用,遂作罢。
卖资源的虚拟人方阵自然不会缺席。
2月初的Damus,卖片等于卖《狂飙》资源。
卖片Bot号一遍遍转发“点击链接看《狂飙》全集”,积极性甚至高过了卖*片的账号。高启强要是生活在今天,大可不必买什么等离子电视,花个“块起步”,看看“急冻海鲜快递发全国”的小广告有没有效果。
图源Damus截图
此外,色情、博彩、违法查询,众多非法服务信息随处可见,让Damus的广场像贴满小卡片的电线杆。垃圾信息堆里,“活人”发言反倒因为稀缺而变得醒目。一位“活人”用户向GPT3Bot账户提问道:“如何清理Damus广场的海量广告信息?”
刺猬公社于年2月7日17:48分对DamusGlobal页面最近刷新的条中文信息进行统计,其中,垃圾信息高达72条,仅28条包含实际内容。相当于用户每看2.57条垃圾信息,才能看到1条正常中文内容。
垃圾信息中,占比最高三项内容的分别是拉群、普通广告和违法查询服务。
告别广告,一个好听的伪命题
Damus的混乱现状,不止出现在中文内容中,拉群、广告、色情服务等信息,也有海量的英文版本。
“出生”十天后,平台的内容生态显然与其理念大相径庭——原本想让大家畅所欲言,实际却是数字“幽灵”在畅所欲言;原本想让用户不受广告干扰,实际却是广场变成垃圾信息填埋场。
Damus上线首日曾获得Twitter前CEOJackDorsey的大力推荐,并将其称赞为“开放协议的里程碑(amilestoneforopenprotocols)”。
此前,纽约时报记者在推特上公布的聊天记录表明,JackDorsey曾和马斯克讨论过将twitter做去中心化改造的可能,并对马斯克说:“它不能有广告模式,拥有一个广告模型会给广告商影响和控制公司的机会。”
Twitter有近9成的商业收入来自广告,在放弃广告模式的问题上堪称“船大难掉头”,但换条船重新开始,就能让社交产品彻底告别广告吗?
Damus安装过程中仅向用户申请两项应用权限授权,分别是“设备应用列表”和“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和动辄申请十几项权限的应用相比,Damus确实做到了尽可能少地收集/使用用户信息。
放弃收集用户信息,证明Damus确实无意将广告作为自己的营收方式。
平台方不生产或分发广告,不代表用户就能免受广告信息的轰炸。事实上,用户本身就可能是广告的生产者,去中心化不能改变广告信息的本质,广告商越有钱,就越有经费雇佣人力或制造机器账号发布(永远不会被删除的)广告。
尤其当平台不再承担监管职能时,用户甚至不能确认广告信息是否真实、合法,不合规交易与诈骗由此滋生。
现状如此,面对海量垃圾信息,下一步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解决。
方向无外乎两种,要么删除或隐藏垃圾信息,要么出现更多真实内容,让垃圾信息被反向淹没。就像一瓶清水里进了泥沙,要么把泥沙倒掉,要么把整瓶水倒进清澈的溪流里,让泥沙变成渺小而无足轻重的杂质。
把泥沙倒掉是传统社交平台采用的手段。无论微博还是Twitter,都有一整套复杂的删帖机制,从鉴定“泥沙”开始,到过滤掉“泥沙”结束。这套机制生效的前提是,平台拥有内容审查和删除的权力及能力。
对Damus而言,把泥沙倒掉显得不切实际。它早已申明任何人无权删除已发布内容,包括平台和作者本人。
一种可行手段是用户通过付费进入更小的半封闭社交空间,靠花钱图个清静,只接收存在一度社交或二度社交关系链内的内容,或是经过筛选的优质内容。相当于让泥沙沉在底部,为付费用户保留顶部清水。
但这可能会挑战Damus寻求开放的产品理念,并让平台不得不进入内容质量审核的老角色中。
另一种方案是由用户主动发起的定向屏蔽,过滤掉部分“泥沙”,例如将“社群”、“色情”、“*博”等垃圾信息高频词设置为屏蔽词,设置后相关内容不再展示。但小小屏蔽词恐怕无法阻挡一颗想发垃圾广告的心,“涻羣”、“脃綪”、“賭愽”等替换词会轮番出场,不久后,用户需要设置的可能是一本屏蔽词典。
去中心化的产品定位,意味着平台方将内容的主导权让渡给每一个用户,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而获得内容主导权的用户形色各异,有人只想发影评,或者拥有一个交流的天地;有人想赚钱,有人想走捷径赚钱,有人想走不合规的捷径赚大钱。
人性的欲望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消亡,它无孔不入,平等地钻到每一个可以钻进去的地方。
至于Damus何时能迎来足以将泥沙淹没的内容之溪?这不是一个技术排期可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中,张伟为化名。)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作者:陈梅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