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锦观新闻记者驱车赶到位于双华大道二、三段十字路口的双流区*甲街道双华社区运动角,正值午后光照强烈之时。推门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翻修一新的“*甲”牌坊,牌坊左侧的社区运动角有几个年轻人正在打篮球,皮球敲击地面发出嘭嘭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的响亮。看着记者一身运动装束,旁边汽修店的老板便热情地说:“你们来运动哇?白天人不多,没人和你们抢地盘。要是一早一晚来,就轮不到你们了。”
放眼望去,这里绿树环绕,彩色健身步道穿行其间,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健身设施,还有儿童游乐设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社区工作人员林婷婷介绍,这个社区运动角原来是一片荒地,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附近居民或将其开垦成菜地,或在此倾倒生活和建筑垃圾,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年,双华社区启动对这片区域的改造。年底,双华社区运动角初步建成,体育用地面积最初是平方米。双华社区*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颜兵说:“后来居委会又利用社会保障资金,新建了文化室;区园林局又帮着新建了平方米的绿地、彩色健身步道,才有了今天干净、整洁、舒适的运动角。”
(双华社区运动角改造之前)
“如此小型的社区运动角能容纳多少人运动?”记者问。颜兵回答:“经过几次改建后,现在的社区运动角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别看它规模不算大,却辐射了周边居民超过2万人。”因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受周边环境影响,双华社区运动角的使用率全天呈现出明显的早高和晚高趋势。清晨,天刚蒙蒙亮,社区运动角就满是晨起的锻炼人,打太极的、做健身操的、打乒乓球的、打篮球的……“乒乓球台是抢手货,如果不是提前来占位,根本轮不上”;傍晚,“几乎所有的健身场地和设施都要排队,就连场边上的小看台想找个巴适的位置看别人打篮球都不容易”。在当地居民看来,双华社区运动角不仅是他们的运动场,也是休闲娱乐场。家住附近的周大爷说:“我和老伴每天都会带小孙儿来逛上几圈,傍晚待的时间最长。小孙儿玩滑板,我和邻居聊聊家常,老伴则跟着别人跳广场舞。”
(双华社区运动角改造之后)
像双华社区运动角这样利用城市“金边银角”建设的小微体育健身场地在成都有很多,它们都是刚建成时面积并不太大、健身设施也不太多,但通过不断地有机更新,其功能不断丰富完善,切切实实解决了周边居民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年,成都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资源建设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便捷可达的社区运动角。全市全年共打造社区运动角77处,惠及周边居民,实现他们健身的举步可达,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年,成都市还将进一步加大社区运动角的建设力度,全年计划新、改建个社区运动角。据成都市体育局社区运动角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所有区(市)县都有建设计划,二、三圈层数量相对要多一些。规模较大的社区运动角不少,而更多的是像双华社区这样规模较小的社区运动角。”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胡锐凯陈浩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王鹃视频陈浩胡锐凯供图双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