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剧本杀已杀进老年圈中老年人正主动
TUhjnbcbe - 2023/7/7 21:48:00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22/176693.html

本文转自;

最近,一些年轻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退休爸妈竟然玩起了剧本杀。

作为一种角色扮演类游戏,剧本杀以其沉浸式体验及全程互动表演的特性在青年群体中风靡已久。

而在子女带玩、公司团建和家庭聚会的契机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开始主动接触并体验剧本杀。

对两代人而言,“潮玩上移”在满足基本的社交娱乐需求之外,还蕴含着更广阔和深远的意义。

比如代际沟通、自我实现,上一代向下一代的逆学习,以及老人向世界喊话“我,依旧年轻!”

44岁阿姨玩剧本杀“上头”一年“打”六七十个本

暗黑色的房间内,玩家们围坐成一圈,六七盏道具蜡烛的橙*色烛光微微摆动,气氛有些许诡异,NPC(non-playercharacter,非玩家角色)的声音时而高昂激动,时而低沉沙哑,玩家们的情绪也随之被牵动。

这里是美国洛杉矶,44岁的苏阿姨正和几位华人朋友一起玩剧本杀。

游戏过程中,大家时不时地就在笔记上快速地记下几笔,而苏阿姨始终保持专注,几乎不动笔。

“我记性还挺好的。”原来,苏阿姨是个剧本杀“老手”。

她的本子上只密密麻麻地记着玩过的剧本,从情感本《就像水在水中消失》、恐怖推理本《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还有欢乐本和阵营本……细数下来,从去年9月初次接触剧本杀到现在,她已经玩过六七十个剧本。

而关于玩家的专业度,最有发言权的还属苏阿姨的女儿小林,因为当初,就是她把妈妈“拉入坑”的。

如今,妈妈玩的剧本比自己玩过的还要多,对此小林说,妈妈已经相当专业,选本前先参考无剧透版红黑榜是常规操作,就连扯谎能力也突飞猛进。

“偷道具的时候我妈就会说‘我和你是一个阵营的’,但其实她跟别人才是一个阵营的。”

每周周末,从晚上六七点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几乎都是苏阿姨固定的剧本杀时间。

通常,剧本杀要凑够六七个玩家才能“发车”,在女儿和丈夫抽不出时间的情况下,苏阿姨还会选择和陌生华人玩家“拼野车”,那些爆火的剧本拼车时还需要“摇号”。

“剧本杀可以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沉浸在游戏中,时间过得很快。”

问起剧本杀为何如此有吸引力,苏阿姨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她看来,玩剧本杀和看书、看电影差不多,不同的是,看一本书需要更长的时间,剧本杀则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让玩家代入角色,短时间内体验另一种人生,这便是苏阿姨为之着迷的地方。

银发族也暗藏剧本杀“大咖”

视线转回,和苏阿姨一样,国内不少中老年人也开始接触和体验剧本杀了。

上海聚本社是一家专门做剧本杀业务的公司,小铭是一名DM(DungeonMaster,游戏主持人)。他已有三年的“带本”经验,在他接触的中老年玩家中,既有跟随公司团建来玩的、也有和老朋友们结伴而来的。

小铭记得,这群平均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团基本都是上海本地人,阿姨们穿着打扮时髦,叔叔们还会戴礼帽。

这群老顽童们在第一次玩剧本杀时表现也可圈可点,他们比年轻人更虚心,更认真地听DM解说,读故事和代入角色都不成问题。

在扯谎方面,“毕竟年龄在那儿,姜还是老的辣。”小铭说,他们都“贼会骗”,整个游戏过程会十分流畅,听说会有工作人员给她们拍照,阿姨们眉笑眼开,兴致更高了。

今年春节,娱乐场所因疫情歇业,在一家人正愁无处消遣时,吉女士提议:要不试试剧本杀。

“咱们呀,就是相互忽悠……”听过简单的游戏描述,吉女士的妈妈、大姨和二姨都展露出万分的兴致,她们之中,吉妈妈最年轻,55岁。

游戏是在线上app进行的,由于大家凑在一起说话会有声音干扰,最后,每个人索性各自“躲”到一个房间里作战。

这场年龄跨度超20岁的剧本杀给吉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惊讶地发现,一个人的真实身份竟能从游戏中窥见一二。

“我妈是经商的,她总是先观察别人怎么说,轮到她发言时,你能感觉得到她在暗戳戳地使劲动脑子,比如她会先把别人刚刚说的盘一遍,再说她自己的。我二姨是纪检委的,不管分给她什么角色,平时怎么审别人,游戏中就怎么审其他玩家。”

他们其实想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在小铭看来,除了乐于接纳新事物外,这群中老年玩家愿意主动接触剧本杀还有另一层目的——和孩子拉近距离。

“你出去干什么?”

“打剧本、狼人杀。”

子女们的回答总是令父母感到费解,“他们想了解一下孩子平时到底在玩什么,想和孩子们有话说。”

小铭有点遗憾地说,很多中老年人想要主动打破隔阂,和年轻人“拼车”,但有些年轻客人可能只是抱着“拼”到帅哥美女的心态来玩的,他们并不想“拼”到大爷大妈。

对此,聚本社的CEO吴嘉宸也深表认同,中老年人的确正主动向年轻人靠近。

从公司业务数据上来看,有不少四十多岁的家长已经接受了剧本杀,也愿意在家点剧本杀外卖,给孩子专门“开本”,带孩子玩,但年轻人带家长玩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老年人也有情感缺失,年轻人其实也不是没有时间,只是不知道该陪父母干点啥。”

剧本杀“骨灰级”玩家吉女士也深有体会,她认为,剧本杀可以是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桥梁,至少,在玩游戏的这短短几个小时,两代人之间是“有话可说”的。

个人生活习惯和痕迹带入到角色当中常常引起反差与喜感,这也让吉女士感到无比有趣,长辈们总是忘记要代入角色完成任务,也经常“触犯”规则犯一些低级错误让人哭笑不得,但看得出来,她们十分享受和子女玩游戏的这个过程。

“我们平时陪老人说话的时间太少了,完全想象不到,她们玩游戏的样子真的很可爱。”吉女士说。

剧本杀走进老年大学和养老机构

创业之前,聚本社CEO吴嘉宸也曾在养老机构工作过,他发现,在CCRC(持续性照料养老社区,指的是为退休后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料服务项目的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下,大部分老人休闲娱乐项目仍以下棋、喝茶、健身、看书为主,剧本杀并未占有一席之地。

究其原因,吴嘉宸觉得,目前,贴近中老年人心理和实际生活的优秀剧本寥寥可数,而且很多剧本会存在血腥暴力元素,加上游戏时间过长,游戏机制复杂,剧本杀“友好”地走进中老年人的娱乐生活道阻且长。

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一些老年大学和养老机构中,经过适老化改进,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已然对这个潮流游戏燃起了兴趣,让老年人拥抱剧本杀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

五六年前,当河北石家庄刚有第一家剧本杀时,吉女士就接触到了这项游戏,但她不会想到,几年后,一群八九十岁的爷爷奶奶在她的“安利”下也能玩起剧本杀。

现在,吉女士从事着养老地产行业并经营有一家养老机构。经历过那次家庭剧本杀,吉女士直言,她起初只想在养老院做个实验,看看其他老年人玩剧本杀有什么反应。

于是,一场年龄跨度从68岁到90岁的剧本杀游戏竟真的被组织起来了。

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吉女士对剧本进行了简化,关键词句也标黑加粗过。

游戏期间,吉女士不断引导老人们代入角色,教他们怎样使用线索,反复提醒他们游戏规则,不知不觉,两小时的游戏接近尾声,经过抽丝剥茧,老人们顺利抓住了“凶手”。

“很多线索不能说,老太太心理负担很大,她说,好像真是我干的一样,要一直东躲西藏的。”吉女士回忆,最后,除了游戏中当“凶手”的老太太有点“闹小情绪”,大家都特开心。

中老年教育服务机构心智青公司专注开发中老年人课程及娱乐文化项目,剧本杀已经进入了他们老年大学的表演实验课堂。

“老年人兴趣转移很快,舞蹈、声乐课等传统娱乐始终无法满足他们更进一步的需求”,心智青负责人赵先生说,“现在儿童剧本杀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不能做点中老年剧本杀呢?”

今年年初,赵先生特意去剧本杀店体验了一番,他最大的感慨是剧本杀发展得太快了,“我倒希望规则和机制能‘倒退’一点,简单一点。”

心智青的学员95%以上都是女性,年龄在50岁至70岁左右,在玩剧本杀的所有环节当中,阿姨们对变装表演和拍照格外感兴趣。

赵先生说,阿姨们常常按剧本编排情景剧,每当排练表演出错,或是有人说错台词,全场会爆发哄堂大笑,“就是爱看熟悉的人出洋相,她们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为开发适合中老年人玩的剧本杀,赵先生已与剧本杀创作团队探讨过,他希望将老年人喜爱的话剧、舞台剧等元素融合进来,在加盟校组建剧本杀社团,打造心智青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上海哥扬集团旗下的小亲生活项目专注服务中老年新康养群体,最近,剧本杀作为线下娱乐活动之一也被引入到新康养客群的服务当中。在小亲生活搭建的线下生活体验中心,平均一周有八场剧本杀活动,很多阿姨特意挑选可以变装的剧本前来拍照打卡。

与传统剧本杀不同的是,这里的每场剧本杀都配有三到四个资深DM,以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剧情。为优化游戏体验,DM必须加快节奏,把五六个小时的游戏时长压缩到两三小时。

在小亲生活负责人佳琦眼里,中老年人也渴望新奇的东西和能够打开心扉的场景,“像代际沟通主题本《家长课》大家玩得就特别投入,看得出来,叔叔阿姨们在游戏中投入了很多真情实感,他们真的会去交流和反思平时和子女沟通的问题。”

据佳琦观察,生活中,老人和子女的很多矛盾其实根源于老年人对很多事情并不了解,比如买保健品和电信诈骗,不管子女怎么劝说,老人下次还是会上当受骗,但通过剧本的演绎,以第三方的视角让老年人体验一番,他们自然就明白了,其实,老年人更需要基础科学知识的引导。

“不是所有人到了年纪都要跳广场舞的。”如佳琦所说,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多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佳琦看来,投身老年行业不仅仅是局限于现在的客群,更是在为未来老年行业做规划。

“十年二十年之后,新康养群体就是今天的八零后、九零后,我们也要为自己以后的老年娱乐生活做规划,难道我们老了以后也只能去跳广场舞吗?”

对话丨“我们更希望老年人和年轻人玩到一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银发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府养老兜底保障,文娱享受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日渐强烈。

显而易见,剧本杀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游戏。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话了专注于中老年创新商业研究的AgeClub内容负责人刘一诺。

北青:在你看来,中老年人主动接触剧本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一诺

:从形式上来看,与下棋、舞剑等传统娱乐方式不同,其实,中老年人对剧本杀与抖音的接受过程相似,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些都是年轻人玩的新潮的东西,而主动接触并掌握这些内容也意味着自己没有被时代淘汰,也没有与社会脱节,“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常大,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不老。”

剧本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交货币”,和年轻人打卡网红景点如出一辙,中老年人拍照发朋友圈向老伙伴们展示自己也会玩剧本杀,就是在说“你看我多潮啊”。

除了向同龄人释放这样一种信息,剧本杀也可以成为代际间沟通的良好介质,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中老年人想主动破圈与年轻人玩到一起,年轻人也愿意带父辈们了解剧本杀是什么。

北青:剧本杀将如何进行适老化改进?

刘一诺

:严格意义上说,中老年人玩剧本杀并不需要一个固定不变的场所。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由此来看,社区嵌入式活动空间将是老年人未来的主要活动场所。

此外,包括商业场景中的超市和大型商场,很多地方也都在规划老年活动中心,而剧本杀外卖业务未来也可以覆盖到这些场景。

在剧本题材上,关键要为中老年人提供代际互动的体验。那些可实现角色扮演、角色倒置,让子女与父母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体验对方生活的剧本将会非常有意义。

北青:未来,中老年剧本杀会有怎样的发展路径?

刘一诺:

老年剧本杀应该尽量遵循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老年人在生理和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最渴望的仍然是受到尊重,他们迫切地需要“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需要专门设计出一款区别年轻人玩的老年版剧本杀,我们需要改进的,或许只是剧本杀的通用性设计,比如字体、字号和无障碍阅读等。

老年人可以抱团,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和年轻人玩到一起的状态。

参考文献:表演的身体与重构的形象:“剧本杀”的个体叙事研究谭昭关屹

(原标题:《年轻人上头的“剧本杀”已“杀”进老年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剧本杀已杀进老年圈中老年人正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