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70年前,毛主席《人民解放*占领南京》诗中一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脍炙人口,成为了描写南京最著名的诗句之一。如今,“虎踞龙盘”已经成为南京两条主干道的路名:城西干道的虎踞路和城东干道的龙蟠路。这两条道路的开建与改造打破了明城墙对南京主城的限制,让古城南京跨过明城墙向外部延伸。这两条路究竟有何来历,70多年来它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南京龙蟠路。胡德文摄视觉江苏网供图关于“虎踞龙盘”的典故还得从三国时期说起,当年刘备为了联吴抗曹,派诸葛亮去吴都建业(南京)游说孙权。诸葛亮到了建业,看到秣陵的山势地形,感慨地说:“紫金山山势险峻,像一条龙环绕建业,石头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历史流转,时过境迁,“虎踞龙盘”这四个字深深地烙入了这座古都的基因之中。南京地名专家薛光告诉记者,龙蟠路本来是叫城东干道,虎踞路则被称为城西干道,“为了地名标准化,命名龙蟠路和虎踞路”。
南京城西干道。陈烨摄视觉江苏网供图然而,当我们翻开年的南京地图时却不禁哑然——70年以前的老南京城里哪有什么虎踞路和龙蟠路?城墙以外的城西不过是一片尚未开垦的滩涂,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湖塘;玄武湖东北则是大片的田野与散落的村庄,只有一条环湖的土路,间或夹杂着几条乡野之间的羊肠小路,根本看不到现如今虎踞路、龙蟠路的影子。
现如今,这两条突破了南京城墙格局的主干道,在现代化的都市中,犹如两条气势磅礴的臂膀,从西侧和东北两个方向上环抱着南京的城市中心,并且每天都在为搏动的城市心脏输送着流淌的血液。
虎踞路档案:
虎踞路,位于南京市区西部。南起汉中路,北至草场门广场。年始建。以工程名称城西干道。年建成。因路经石头城,以“石城虎踞”的“虎踞”二字命路名。长米,宽4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市区主干道之一。
解放初,虎踞路很荒凉没人来如今环境美、品味高
讲述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陈振国
我今年90岁,自从年重新组建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以来,我一直居住在随园校区的小西山上,住在那里已经有60多年了,这个地方离现在的虎踞路非常近,可以说我见证了虎踞路的变迁。
刚解放的时候,虎踞路这个地方是很荒凉的,基本没什么人会来这里,更不要说通汽车了,因此显得非常安静。而现在与之相交汇的广州路在当时则根本不是路,而是一条臭水沟。后来城墙断了一截,出现了一个缺口,人们可以从这边爬过去,渐渐地才有了这条小路。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虎踞路变成了一条大概三四米宽的小柏油马路,也逐渐有了汽车通行。改革开放以前,在虎踞路附近只有一条3路公交线经过,而改革开放之后公交车越来越多。随着车流量的增多,路面也开始越变越宽。
后来虎踞路周围的环境也更加优美了,以前河海大学到北京西路这片全是菜地,人烟稀少,只有一条小柏油马路、好多臭水沟,附近一个开店的都没有。而在虎踞路旁边的清凉山原来是偏僻的火葬场,但是现在这里是‘三山相连’,也就是清凉山、南师大的西山、五台山并排相连,而且山上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满眼都是绿色,环境变得很美。
现在周围还建了好几个艺术馆,你看清凉山有两位艺术家的美术馆,靠近西康路这边有傅抱石纪念馆,再往南的乌龙潭公园里面还有颜真卿纪念馆、红楼梦纪念馆,也都在这一条线上面,所以现如今这一带的文化品位还是比较高的。
虎踞路这一带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总结来讲就是“今胜昔”这三个字,胜就胜在环境从荒凉变得优美了、交通变得更发达和便利了,文化品位也高了,而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愈发完善了。
虎踞路拆高架、建隧道,迎来脱胎换骨大变样
讲述人:宋峤(新华报业全媒体摄影记者)
虎踞路在年建成高架,成了城市西边一条快速路,在年的时候市*部门决定要对虎踞路上的高架桥进行爆破拆除,改造成地下隧道。当时我全程记录了虎踞路的改造过程,并且做了“虎踞路高架桥最后24小时”的专题报道。
当年城西干道未改造前拥堵的交通情况。当时江东快速路和扬子江大道等城市干道都还没有建成,因此虎踞路在那个时候基本全天都处于一种车辆饱和的拥堵状态。
年3月,虎踞路上的高架桥被逐一爆破拆除,我就在城西干道附近的一栋大楼上,用相机见证爆破的瞬间。后来,随着江东快速路和扬子江大道等新的快速路先后落成,长江隧道也很快开始通车,城市西部南北方向上的交通压力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分流。
汉中门桥爆破“闪电”划过桥面。宋峤如今的虎踞路上很难见到昔日拥堵不堪的情景了,再也不是南京最堵的一条道路了。附近居民对我说,改造以前我们家楼下天天堵,简直水泄不通,桥上的汽车像蜗牛一样在爬。而且高架上汽车噪音很大,如今有了隧道,噪音明显小了很多。
南京城西干道。陈烨摄视觉江苏网供图同时,原来高架桥正好把汉中门城门挡了个严严实实,拆掉之后城门就凸显出来了,沿线秦淮河附近风光带也不会再被高架的阴影所遮蔽了,绿化做得也更加漂亮了。尤其是集庆门路段,南京的明城墙大老远就能望见,那边每年一到春季就化身成为了花海,路人纷纷驻足流连。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市*部门这一次顶住压力,对虎踞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龙蟠路道路档案:
龙蟠路由北面的南京火车站直到南面的永乐路和雨花东路。
道路分为三段,分别为:龙蟠路(中央路立交——九华山隧道南出口);龙蟠中路(九华山隧道南出口——晨光立交);龙蟠南路(晨光立交——雨花东路)。
其中龙蟠路,原路西北起中央门立交桥,东南经岗子村,至太平门。该路和平门至岗子村段,于民国17年(年)已修成土路,称环湖路;民国25年(年)改建成宽4.5米弹石路,同时向西延伸至中央门。年,拓宽为20米,更名为韶山路。年,拓宽为45米,因东近钟山而取“龙蟠”二字命路名。年7月,南至点调整到北京东路东端与龙蟠中路相接,原太平门街废入该路。
龙蟠路的中间组成部分称之为南京的城东干道。根据《金陵晚报》记载,年3月31日城东干道工程正式开工,三台钻孔桩机同时作业,城东干道工程中最大的一座跨河大桥正式开工,标志着南京城东干道这项总投资为13亿多元人民币的浩大市*工程正式动工。
龙蟠路以前是弯弯曲曲小巷子,人、车混行
讲述人:南京市民潘先生
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在南京开出租车,在我印象中,当年的龙蟠路都是小巷子,根本不是一条直路,很多小巷子弯弯曲曲,下雨、下雪更是泥泞不堪。那边车子相当不好开,老百姓、自行车还有汽车混在一条路上面,开车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地开,如果有个大货车卡在那边,经常就堵起来了,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往那边开。那个路上也有很多坑,不平整,车子边开边颠,乘客坐在里面也是一摇一晃。
城东干道老照片。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城东干道上还有一座九龙桥,是个古桥,现在已经是东水关公园里面的景观桥了,汽车早就不从上面开了,不过当年这个桥就是龙蟠路的那边一个重要的桥,汽车、行人、自行车都走上面走,你想想当时道路多窄,交通得多拥挤?
后来大概在年左右,城东干道彻底变样了,立交桥也修起来了,那会儿城市里面有个立交桥是非常气派的事情,龙蟠路上的石子路也变成了柏油路,后来还建了隧道,从城南开到城北,经过九华山隧道,几乎是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