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老济南曾经的业余文娱演出活动丰富程度你绝
TUhjnbcbe - 2023/8/4 20:31:00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1844.html

老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镌刻在人们记忆之中的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还有曾植根于民间的有广大民众参与的丰富而又多彩的业余文娱生活。

从济南解放一直到五八年大跃进时期,城市街头文艺演出一直不断。五一节、国庆节这样的重大节目自不待言,就是平时也经常有一些文艺宣传队活跃在街头,宣传“ ”宣传“婚姻法”宣传第一部“宪法草案”等等。只要听到锣鼓响,孩子们便扔下作业,放下饭碗,不顾家长的阻止与喝叱纷纷拥上街头。演出结束后,似乎不过瘾,往往又跟着宣传队看下一处的演出,回家后不让吃饭带罚站是常有的事。

文艺宣传队最前面是由两根竹竿挑着的大红布横幅,*色方块纸上书写着某某宣传队,后边是彩旗,然后是锣鼓队、腰鼓队、秧歌队。化好妆的演员紧随其后。到一处较宽敞的地方,宣传队停下来大家围成一圈,腰鼓队和秧歌队打好场子后,由领队拿一喇叭状号筒进行一番宣传后演出开始。演出的节目一般有快板、相声、山东快书、独唱、小合唱、表演唱、活报剧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段讽刺蒋介石的相声,乙:“干么说么,卖么吆喝么。”甲:“这话不对。”乙:“怎么不对?”甲:“比方说蒋介石他要卖国,他敢吆喝么?(一手捂耳朵作吆喝状)‘喂,我卖国了!’”话音刚落,马上引起哄堂大笑。还有一段快板,开头是:“同志们,听我言,我把美帝谈一谈……”后边的记不起来了。演唱的歌曲有《王大妈爱和平》、《家有二亩地》、《三头*牛一匹马》、《嗨啦啦》、《二郎山》等。歌曲伴奏一般就是手风琴或口琴,如果有一把二胡一支笛子一对碰铃一个木鱼和一架扬琴的话简直可以说是豪华的“高档”配置了。

演出结束后,宣传队会教现场观众唱一些歌曲。手持号筒的教唱者唱一句观众唱一句,现场气氛既火爆又热烈。时至今日当年教唱的《解放区的天》、《嗨啦啦》、《 战歌》、《咱们工人有力量》等建国初期的歌曲还留在脑海中,有的甚至能一字不错地唱出来。

五十年代初期济南的工人夜校,识字班也组织学员学唱一些歌曲象《翻身道情》、《反对细菌战》、《贪污分子完了蛋》等。

“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只要一听到吕剧《李二嫂改嫁》中的这一唱段,人们就知道济南市消防队的宣传车又来了。这辆车头上装有两只高音喇叭,载有拉洋片的大箱子的宣传车经常在济南市大街小巷进行巡回演出。一位皮肤黝黑多才多艺的大个子中年人站在汽车上一会儿说山东快书,一会说快板,一会儿又拉起了洋片。他那风趣幽默的说唱表演常常引来一阵阵笑声和掌声。拉洋片时他那几句开场唱词常让人忍俊不禁:“……往里边瞧来往里边看,你花了二分钱可就瞎了一只眼,哎……”他的言外之意是看宣传车上的大幅洋片用不着“瞎一只眼”。画面当然是需要宣传的防火常识。他的表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节目间隙他常拿下边的孩子说事的表演方式可以说是最早的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宣传车开走了,我们一帮小朋友马上学会了他表演的节目,有的边走边唱或做些夸张的表演,有的则拿起滑石猴或粉笔在墙上和平坦的街面上大书特书“注意安全”、“小心火烛”之类的大字。

那时候各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几乎都有自己的演员队伍。除了排练一些供街头演出的小节目外也排演一些歌剧戏曲。当时我所住的刘家庄办事处(那时叫刘家庄街道委员会)便有自己的剧团。演员由街道上的文艺积极分子和票友组成。演出的剧目有歌剧《王秀鸾》、吕剧《借年》、《小姑贤》、《王定保借当》、《锯大缸》、京剧《空城计》等。演出地点就设在现在的三职专大操场(最早是反动道会门“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的地方,年济南幼儿师范迁来之前曾经是南华中学的操场).由于经常看演出,不仅《王秀鸾》的剧情耳熟能详,甚至连其中的一首选曲至今回响在耳边:“娘啊娘啊你好狠心,把你的闺女嫁伪*,你不走来俺就走,你不走来——俺就走……”

排练象《王秀鸾》、《借年》、《小姑贤》这类的大型剧目,漫说是建国初期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就是现在恐怕也没有几个单位能够轻易办到。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群众热情十分高涨,另外街道本身就是藏龙卧虎之地,不乏各类闲散的文艺人才。居住在居仁街的京剧老生票友李春甫先生,中刘家庄的铁路局职工、打鼓佬宋宝琛老先生都曾经活跃在当时的文艺演出舞台上。至今宋老先生的儿子宋天启仍然活动在趵突泉、英雄山等处为京剧票友伴奏。一九六五年在刘家庄办事处参加工作后,一次收拾仓库,光行头就有好几箱,幻灯机、扬琴、歌胡、大头娃娃、高跷腿子、成套的锣鼓几乎塞满了仓库。文革中除了乐器锣鼓彩旗外其他都被当做“四旧”付之一炬。

五、六十年代,各单位的团组织和工会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一次济南火柴厂组织为厂里糊火柴盒的街道群众到厂里观看文娱演出,我们几个小伙伴也随大人挤了进去。舞台上的魔术引得人们哈哈大笑。因为魔术师每变一个魔术,后台就会跑出一个捣乱者戳穿魔术师的把戏,让魔术师出尽洋相。不仅搞笑我们还学会了那几个简单有趣的魔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候不仅单位的工会和街道办事处的文化站经常组织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演出,各个学校几乎也都有自己的演出群体,经常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文艺会演。50年代我在刘家庄小学上学时,同学们排演的《胜利胜利笑哈哈》、《俺家来了个胖嫂嫂》、《歌唱八大员》,初中25中时同学们的大合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2级3班同学刘玉清唱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高中母校济南十五中11级12级排演的《三个老头看庄稼》、《山东大实话》、我班同学康永和唱的《石油工人之歌》至今记忆犹新。每到结业典礼或元旦晚会,各个班都有自己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那些多才多艺的老师们也常常放下架子与同学们同台演出。看到那些平日不苟言笑的老师们以另外一种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同学们除了兴奋之外更多的是惊奇。记得有一次看到自己一位年轻的老师在舞台上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出现在舞台上时,怎么也弄不清这满头白发怎么回事。出于好奇,找到那位老师问他,他哈哈大笑说“这太简单了,把白色的油彩往头上一抹,再用梳子梳一梳就行了。”当时济南十一中和十五中的民乐队在济南的中等学校中小有名气。放学后十五中的校园中常常漂荡起《喜洋洋》、《步步高》、《幸福年》、《紫竹调》、《月光变奏曲》、《我是一个兵》等乐曲那优美动听的旋律。高三时,为了参加国庆节游行,学校里还组织起了鼓号队,乐队由三面大铜鼓十几只小铜鼓组成。另外还有数十把洋号与铜鼓配合。我个子高,学校里让我敲大铜鼓。每天下午放学后,教我们俄语的钟石强老师和教初中数学的陈老师领着我们排练。现在还记得鼓点套路好像叫“”,数字为敲击的鼓点数或空拍数。吹号的号手有一个“咬音”其他人则吹“配音”。所谓“咬音”就是号音的主旋律,“配音”则像节拍器只吹一种声音与“咬音”配合。行进时乐队指挥手持一根*乐团用的指挥棒,走在最前面。指挥棒只要高高举起,演奏就开始了。咚咚咚,咚咚咚的鼓声和哒哒嘀嘀哒的号声相互配合,节奏明快声音强烈,可谓志气昂扬振奋人心。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十五中民乐队中的历届校友都已届古稀,有的已经作古。但有的仍然活跃在济南市老龄委、省市老年大学组织的的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原来担任济南十五中民乐队队长的我们11级1班同学佟志海现在是省老年大学的教师兼乐团团长和指挥。但鼓号队的那些老师同学早已不知所踪。

为了充实扩充自己的文艺队伍,那个时候一些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象济南铁路局、机车工厂、汽车制造厂、机床一二厂、济南化工厂、国棉一、二、三、四厂在招工的时候专门招收一些有文艺特长的骨干分子(当然也招收一些体育骨干)。那时每个厂都有鼓乐团、锣鼓队,而且培养了一批鼓手号手。国庆节游行时,每个单位都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尽情展现。汽总的大鼓硕大无比,一辆大*河只能放一面鼓,四个鼓手一起敲,震耳欲聋。机床二厂的*乐队气势恢宏,鼓声号声响彻云霄,威武雄壮。五一节、国庆节前夕,为了参加游行,各厂都要进行排练,咚咚咚咚的铜鼓声接连不断,滴滴嗒嗒的*号声此起彼伏。雄壮有力的鼓号声预示着五一节或国庆节将要来临。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回响在老济南上空的鼓号声在济南早已消失,会打鼓吹号的人恐怕没有几人了。

民间扮玩是各街道办事处春节期间的主打节目。秧歌队、腰鼓队、锣鼓队、大头娃娃舞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各街道和近郊的“标配”。当时比较有名气有实力的扮玩有北园的龙灯,北坦的“猫蝶富贵灯”,堤口和泺口的“四蟹灯”、东舍坊和西青龙的高跷。春节期间各单位除了组织文艺演出和春节联欢会会之外,大部分时间用在民间扮玩上。从年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扮玩队伍陆续走上街头。小时候每年春节我几乎都要住在青龙后街的姨妈家。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皇亭体育场上的集中表演。民间扮玩既有龙灯、高跷、舞子狮、四蟹、猫蝶富贵这样的大型演出,也有旱船、跑驴、打花棍、大头娃娃之类的小型表演;演员既有手工业联社的职工也有附近农业社的社员,更多的是热衷扮玩的街道居民。大凡济南市有名气的扮玩队伍都要拿出最精彩最拿手的绝活到皇亭体育场一展身手。当时皇亭体育场内人满为患,喝彩声、鼓掌声接连不断,锣鼓声鞭炮声振耳欲聋。好多一时无法入场的扮玩队只能在马路上表演。皇亭周围几条马路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汽车喇叭声呼喊声吆喝声响成一片。挤掉鞋子找不到孩子同伙走散是常有的事,可这并不能减少人们的丝毫兴致。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孩子,往往跟着扮玩队伍走出去很远很远。

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但儿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记忆却像刀砍斧凿一样雕刻在脑海里一样永不会抹去。那些曾经的国营大厂没有了,那些经常组织职工群众参与群众性的文娱活动的工会组织不见了,那些街道和工厂里的文艺骨干逐渐老去了,有的已经离世了。留下的只有那些常常遭人诟病的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是也?非也?傻傻分不清楚!

作者:陈希君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济南曾经的业余文娱演出活动丰富程度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