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维持自身地位上花费了不少功夫,但都没能阻挡其负债累累的现状。
为了缓和财*赤字,向来有“汇率操作国”称号的美国把主意打到了正在崛起的中国身上。
曾通过“广场协议”收割日本的美国,想要用同样的方式击垮中国,但它忘了,中国可不是80年代的日本。
一、中美 ,重演“广场协议”?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双方一直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维持着两国贸易往来之间微妙的平衡。
但特朗普上任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前所未有。
美国加大了对自己传统领域的保护,中国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的危机,他们必须从原来的脱离出来,然后被迫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提高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创新非一日之功,转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尤其是在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贸易壁垒更加严格。
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来说迫在眉睫。
中美 对美国企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成本增加,收益自然减少。
面对这一情况,中美两方*府进行了多次谈判磋商,以求能够减少摩擦,挽救损失。
年伊始,美国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了一倍多,并同时发布声明称将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这自然影响到了人民币的汇率,人民币面临贬值。
年2月,中美在经过反复磋商后,宣布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提到汇率,就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广场协议”,日本在签订“广场协议”之后经济一落千丈。
人们不禁怀疑,中国是不是上当受骗了,这个协议是否是美国为了让人民币升值所使的阴谋?
二、美日“广场协议”搞垮日本经济?
20世纪80年代初,在位的的里根总统加大*府的财*支出用于国防和福利*策,导致美国财*赤字不断增加。
本来可以通过商品出口来增加财*收入,但是当时美元汇率上涨,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上涨,也就是说,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出口竞争力较弱。
这让本就深陷美苏冷战压力的美国有点头痛。
那么怎么能让自己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强呢?
美国把主意打到了汇率上,而被收割的对象,就是日本。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处于上升阶段。
诚然,二战的失败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由于美国的东亚战略,日本在美国的帮扶下,又一步一步从战争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为了重振本国经济,日本紧紧抓住美国伸出的橄榄枝,经过一段时间,其制造业竟然开始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制造的产品已经遍及全球。
美国感觉到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威胁,因此宣布对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商品加收关税,日美 掀起高潮。
但美国的制裁并没能够解决问题,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仍在扩大。
于是,美国把目光投向了金融领域——汇率。
年9月,美、日、德、法、英五个国家联合的广场协议签订。
美国提出这个协议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联合其他国家,诱导美元汇率贬值,以解决自己的贸易逆差,那么其他国家为什么会同意呢?
这要从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说起,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又凭借着自己在战争中获得的财富,建立起了美元与*金直接挂钩的货币体系。
如今美元不断升值,*金价格自然居高不下,这对世界货币体系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各国为了全球经济考虑,同意签订这个协议。
日本为什么会同意签订“广场协议”,除了上述的原因,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日本制造业虽然已经遍及全球,但是如果日元升值,那么制造业的成本就会下降,不仅如此,日本能够在海外成立更多的合资企业。
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说,日本希望能够维持同美国的关系,以保证自己能继续接受美国的资源帮助。
于是,日本便同意加入签订“广场协议”。
可是,日本没有想到的是,“广场协议”给他们带来的不是经济的腾飞,而是衰落。
“广场协议”签订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没有因此解决,很快,美国股市开始暴跌,陷入危机。
而日元一路升值,经济飞速增长,日本进入“*金时代”,全国陷入膨胀。
但是原本依靠出口的日本对外贸易开始萎缩,日本*府为了经济发展,开始转向内需。
连续的利率下调和扩张性的财**策的实行,日本社会的流动资金更多地进入了泡沫市场。
实体经济无法支撑日本金融市场的疯涨,日本*府开始实行收缩型财**策,泡沫被戳破,日本的产业优势不断衰弱,制造业受到重创,日本陷入“失落”。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再加上日本经济衰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曾经的雄起之梦破碎,甚至在今后也将受到美国的制约。
中国不是日本,中国不需要“广场协议”
现在的情况和当时相比似乎十分相似,中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中占世界第一,然而,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经济份额却逐年下降。
而中国的贸易顺差也就是中国商品的出口国主要是美国,那么美国想要减少其贸易逆差自然要向中国下手。
这样看来,两国关于汇率的协议很有可能是“新广场协议”。
其实不然,首先,人民币汇率同八十年代的日元汇率不同,无论是从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还是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方面都落后于当年的日本。
中国虽然靠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带来的国际顺差和增加的外汇储备,表面看上去具有升值的潜力,但是在其他方面并不具备升值的内在基础。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不足以支撑其持续的经济增长并达到远超其他国家的经济强国地位。
从如今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转向越南就能看出,单纯靠量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这是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即使是美国想要通过签订协议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这也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同于八十年代的日本。
日本作为战败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活在“法西斯”国家的阴影中,在国际上的地位自然不如如今是五常国家的中国。
更何况八十年代的日本还必须依靠美国的庇护,因此不敢在汇率问题上对美国说“不”。
但对于独立自主的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人民币汇率是否调整,应该由本国的*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而不是由所谓的“大国”通过威胁进行调整。
目前,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等一系列行为,我国也进行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但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
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重要部分,中美 的中国的杀手锏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那么,中国的消费市场是否能够做到不依赖外贸,最终完成绝地反杀呢?
没有人敢“打包票”。
因此扩大内需仍然是必经之路。
楼市降温、减税降费,这些都是国家向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所做的努力。
只有国内市场扩大了,中国才不会被美国的贸易制裁所威慑。
除此之外,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创新型产品的竞争力,才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治本之道。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维护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平衡,才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格外要注意的地方。
如今的情况还有些不同,新冠肺炎疫情还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我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的经济发展向何处去?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知道的是,在未来三至五年,全球经济的大部分行业都将处于疲软的态势。
中国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提升我国自身的贸易竞争力,单靠多次的磋商一定是不管用的。
从短期来看,针对美国的强制措施采取精准的反制措施是绝对必要的。
从中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美元的二次结算,从而维持自身货币稳定。
从长期来看,中国需要承担起大国责任,重构全球贸易体系。
只有当每一个想要加入全球化的国家都能获得全球化的好处,才能加快打破技术壁垒,打破原来在美国主导下的不规则的贸易体系,建立更加公平的规则。
这一条路任重而道远,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中国必须有统筹全局的广阔胸怀,继续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独立自主,才能在这场战役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