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盛世无饥馁耕织依旧忙乡村高质量发展的
TUhjnbcbe - 2023/8/11 21:46:00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了 http://m.39.net/pf/a_4927619.html

.5万亩的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农田,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让中原大地上的商水县声名鹊起。

拓展渔网编织、服装服饰、无纺布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家企业加工点,各类从业人员达12万人,人均增收1.8万元,年创产值60亿元……让商水群众致富有了根基。

以“六村共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为载体,建成了25个四美乡村、个人居环境示范村、个五美庭院,示范带动各乡村旧貌换新颜,商水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河南商水,近年来,通过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商水县委书记孔阳看来,全县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思路,坚持“一村一品、一乡多业”的原则,不断寻求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充分就业,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打造好一片良田,让农业生产底气十足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连日来,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开始在田间忙碌了起来。浇水、打药、施肥……然而,当一连串的农活排上日程后,流转多亩、托管3万多亩土地的刘天华却显得很淡定。“*府给打造了高标准农田,加强了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帮我把基础打牢了,让我种地更踏实了。”刘天华高兴地说。

刘天华所指的是商水县倾力打造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自年以来,商水在张庄乡投资1.5亿元,创建了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实施了灌溉与排水工程、输配电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水肥一体化及物联网等工程,同步配套建设了物联网控制中心、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病虫害防治监测站。

走进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物联网、大数据的普及应用,让农业融入了科技化,置身其中如同走进一处高水准的农业公园,亲身感受着商水县在高标准农田项目顶层设计上所突出的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益利用。

在张庄乡一处农田地头,刘天华正指挥着几名工人修建水窖。为了让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到实处,善于钻研学习的刘天华在原有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基础上在田间建起了一些水窖。“每个水窖50立方米,除了储水之外,还和乡村‘厕所革命’结合起来,把周边农户产生的粪便都收集储存利用起来,一举多得。”刘天华为乡村发展做出了探索。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应用,给商水农民发展农业增加了底气。“比起之前,现在种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种到收变得省力省心多了。”在张庄乡南陵村,种粮大户邱守先说着又一次打开手机,点开视频监控软件,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映入屏幕之中,镜头拉近,只见正处于拔尖期的小麦长势正旺。

正是这些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的应用,让商水的田野充满了智慧,让农民种田变得越来越轻松了。“点点屏幕就能排查到干旱地块,划拉几下手机,手指一点,田里就会自动浇水,不出家门就浇完了多亩地。”邱守先着实被农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震惊了,这也让他对种田越来越有信心。

在商水县,因为有刘天华、邱守先这样的新农人,商水通过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才逐步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生产向机械化集中、管理向专业化集中、经营向市场化集中;同时,紧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开展院县共建和校企合作,着力发展测土配肥、土地深耕、中草药防病等技术,扩大优质麦、专用麦标准化种植,由多产粮向产好粮迈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商水县还高起点、高标准地推动三产融合,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了种植结构,发展西瓜、草莓、甘蔗等“甜蜜产业”,全县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生产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发展好三条产业,让农民致富渠道畅通

一根根细细的丝线,经过工人们的指尖,转瞬间便成为一张密实的渔网。自年起,商水县决定实施“巧媳妇”工程,发展渔网编织业,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商水的渔网编织业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已经发展为全产业链生产,其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还远销至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在位于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的龙巢网业“巧媳妇”产业扶贫基地内,村民李齐学正忙碌着编织渔网。“在这儿干活,每个月收入两千多块钱,工资收入比较稳定,真正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因为年龄偏大,无法外出打工的李学齐说着喜上眉梢。

在这里,周边群众到龙巢网业做工拿工资,而对于一些病残群众,龙巢网业则开辟“就业直通车”,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挣钱。“穿渔网的原料给我送过来,穿好后帮我拉走,坐在家里不出门,一月就能挣千把块钱。”由于腿部残疾,李岗村村民贾兰眼看着厂子办到村口却不能进厂做工着了急,当龙巢网业的“就业直通车”开到她家后,贾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在商水县,有很多和贾兰一样的群众,靠编织渔网实现了家门口有活干、可挣钱的愿望。目前,全县已形成以龙巢网业、渔跃渔业为龙头的多个企业和加工站点,年产渔网1亿条,占领全国淡水渔网市场份额的70%以上,从业人员7万多人,遍布全县23个乡镇(办),年创产值25亿元。

除了渔网编织外,服装服饰业和无纺布玩具加工在商水也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其中,服装服饰业形成以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为龙头,产品涵盖服装、针织、袜业等,在全县拥有企业和加工站点个,带动2万人就业,年创产值10亿元;玩具加工业多为订单生产,已发展无纺布玩具加工站点60多个,带动全县16个乡镇1.2万人就业,年创产值5亿元。

年落户商水县的阿尔本制衣公司是一家集服装品牌设计、智能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服装企业。走进阿尔本的智能工厂,车间内是随处可见的智能裁衣机器人,流水线上各种样式的服装,身着不同颜色工装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检查着衣服的质量。“我们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工厂实现了全自动裁剪,全生命周期追踪。”自称“小裁缝”的阿尔本制衣公司总经理吴丽霞介绍。

产业发展引得人才回归。商水县东岸乡的张敏华原本在南方一家服装厂工作,当了解到家乡服装产业的发展情况后,便决定留了下来。“在家乡上班,工资与原来的工厂差不多,离家近了照顾父母也方便。”在阿尔本制衣公司做质检工作的张敏华说。

为保障务工就业人员的权利,商水县先后出台了创业就业“四卡”制服务等一系列扶持意见,一张员工“绿卡”在手,购房、就学、求医、乘公交等都实行优惠。双职工公寓正在规划,务工满年限后在县城购房由企业缴纳首付,“城里有住房,爹娘在身旁,孩子能照顾,专心奔致富”的期盼将成为现实。

推进好乡村建设,让农村旧貌焕发新颜

春日的暖阳下,商水县张庄乡大郭庄村的张大娘推着小车出了门,胡同里的水泥路笔直平坦,患有偏瘫的她,出了院子后,来到了村里的活动广场进行康复训练。“要是搁以前,这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哪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家里。”说起村庄的变化,临近古稀之年张大娘满脸笑容。

近年来,商水县在全县农村启动“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建示范村”“六村共建”活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郭庄村抢抓机遇,不仅新修了村里的胡同道路,还对每位村民家中的旱厕进行改造,设立了垃圾箱,从基础条件上加以改善,让全村环境变得干净起来。

张庄乡副乡长张丽娟介绍,为了使大郭庄整体上有华丽提升,乡里专门从苏州请了一家专业的园林设计公司,从村容村貌、乡愁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立体设计包装,经过两年多的连续施工整治,如今的大郭庄村呈现出江南“园林式”农村的美景。

为推进“六村共建”行动,张庄乡从推进垃圾清理、坑塘改造、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道路整修和美化绿化等工作入手,开展了路树刷白、路肩培土以及清理沟底沟坡行动,打捞清理坑内垃圾杂物,治理黑臭水体,并通过坑塘转租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在坑塘大部分已用来养鱼种藕,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而且还增加了收益。

在*寨镇王潭村*建文化广场,每至傍晚时分,伴着优美的音乐响起,村民们自发成立的广场舞队伍开始了表演。为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寨镇在王潭、曾楼等6个行*村建成了*建文化广场,规范整理了其他18个村文化广场。有了活动阵地,群众也开始自发组建了腰鼓队、广场舞队等文体队伍,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乡村振兴,*建先行。*寨镇*委书记朱宏伟说,全镇选优配强了24个行*村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加强*建文化建设、建立*建文化长廊等方式,打造出曾楼、刘井等10个*建示范村,培育出陆老、童岗等12个示范*支部,使基层*组织活力得到全面加强,在*建引领下村庄建设越来越靓。

与此同时,商水县还结合特色小城镇和特色村打造,增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水准农业公园,发展守望麦田民宿区,培育创意农业、文旅农业、乡邻广场等农村经济新业态,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让美丽、休闲、生态、宜居成为新农村的亮丽名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时下,在商水县广大农村看到的是乡村加速发展的美丽画卷,听到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后的啧啧赞叹。去年以来,商水又打造了25个“四美乡村”、个人居环境示范村、个五美庭院,为乡村振兴发展创建了示范样板。穿行于各村,村容绿化、墙体亮化、环境美化,一幅幅优美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正在成为常态。

作者/来源:新农业新观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世无饥馁耕织依旧忙乡村高质量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