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熊显跃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境贫穷,弟兄姊妹多,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好在一大家子人倒也其乐融融。
母亲排行居中,从小家风纯朴,家教甚严,对外公的脾气熟视无睹,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每每提及此事,凡此种种,仍耿耿于怀心有余悸。外婆勤劳朴实,不多言语,属于典型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干活的农村妇女,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拉扯大。爷爷慈祥且能干,家里大事小事他一手操办。奶奶出了名的心态好,属于那种哪怕家里快断粮了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不急不火的性格。
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媒人介绍撮合,他们喜结连理。虽说都是一贫如洗,倒也算是“门当户对”。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这样讲排场,敲锣打鼓热闹一番;大操大办,极尽奢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没有海誓山盟的铮铮誓言,没有鲜花掌声,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拜堂,洞房,这一套繁文缛节都省略了。只是请几个亲戚朋友简简单单吃了顿饭,就算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以后的日子同甘共苦,相敬如宾。
父亲老实巴交,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点我完完全全继承了他的衣钵。母亲比较开朗,能言善语,说话像竹筒倒豆子般。兼具贤惠淑能,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勤劳朴实,每天起早贪黑来回奔波田间地头。与人为善,热心肠。哪家有个困难啥的,都要帮上一把。印象里,父母从来没有跟邻居红过脸。能做到这点,我觉得必须有一颗有容乃大的胸襟。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行事风格,向来是一碗水端平,时常告诫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父母没上过几天学,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他们是真真正正的行动派。
父亲的身材不够魁梧,有些清瘦。不够伟岸的身躯,也能顶天立地。柔弱的肩膀,却能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年跟庄稼打交道,繁重的农活,压得他喘不过来气。他从不怨天尤人,脸上总是乐呵呵的。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为了温饱问题忙得焦头烂额,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愣是没有让我们饿过一天肚子。一大家子人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一技之长,困难可想而知。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生活拮据捉襟见肘,有时候连学费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我们几个孩子深知来之不易,从来不敢大手大脚。打的粮食吃不完,略有结余。隔三差五,肩挑背扛拿到乡镇上去售卖,换点柴米油盐,贴补家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几件漂亮的新衣裳。这已经是千百年来的约定俗成。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惯了,舍不得破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身上穿的永远是那“几件套”。只有等到破了烂了不成样子,它们才算完成使命,光荣“退休”。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看父亲编织竹篾制品。看着一堆杂乱无章的物什,像施了魔法一般,在手里上下翻飞、左右逢源,转眼之间,就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不禁肃然起敬,佩服得五体投地。除了自己用,余下的一股脑儿地拿到集市上兜售。因为做工精细,好看耐用,往往都是一抢而光。其他商贩们都犯起了“红眼病”,脸上满是羡慕嫉妒恨。
父亲喜抽烟,瘾还挺大。用他的话来讲,爷爷十来岁就开始抽烟,奶奶也是名符其实的烟民。从小“耳闻目染”,算是无师自通。渐渐地,他也意识到抽烟的危害,暗下决心开始戒烟。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次都信誓旦旦,却总是干打雷不下雨不见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久而久之,我们便习以为常了。母亲就比较介怀,对父亲抽烟的行为深恶痛绝。通常是一阵狂风暴雨般,义正言辞地声讨一番。父亲选择冷处理,一声不吭任凭母亲喋喋不休地抱怨,完了一切照旧。从此他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打游击似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时候父亲也不示弱,据理力争,反驳母亲:“你奶奶十几岁就开始抽烟,照样活了九十几岁。”母亲一时词穷无话可说,戒烟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少不更事的我,顽劣成性,十足的捣蛋,不是省油的灯,没少让他们劳心费神。我常常被老师留下来单独“开小灶”,父母也成了学校的“座上宾”。加上体弱多病,医院跑,吃不好睡不好,没少让他们劳心费神。记得有一次发高烧,半夜三更又是大冬天,家人医院。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只能是步行。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背着我足足走了二十里的山路。折腾了一宿,总算从*门关捡回来一条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说婆媳关系最难维系。母亲和奶奶相处却很融洽,关系出奇地好。她们相濡以沫,几十年如一日。直到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05年奶奶不小心摔断了腿,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床前床后,不离左右,没日没夜地照顾饮食起居。奶奶一直活了94岁高龄才安详地离开。祸不单行,前年,外婆也不幸中风瘫痪。母亲更是寝食难安衣不解带,无微不至地照顾。端屎端尿,擦身子,洗脚。外婆身材高大,妈妈瘦小,每次背上背下非常吃力,颇费周折。一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直到外婆溘然长逝,她才算是尽完自己作为儿女的义务。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母亲用实际行动击碎了这种传言,也得到大家交口称赞。
进城以后,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过几天清闲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琐碎的事情让他们分身乏术。两个孙女的降生让他们徒增烦恼,全家人像圆规一样围着转,工作重心放在了她们身上,不计回报不遗余力地付出。老人都有隔代亲,对孙子百般溺爱,视为掌上明珠。打不得骂不得,有时候小孩调皮淘气,令他们大伤脑筋。我们教育孩子,他们也“横加阻拦”,百般袒护。
也不知从何时起,老两口又迷上了种菜。悠哉游哉地过起了田园生活,三天两头往地里跑。起初我们并不在意,慢慢地时间长了,才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于是,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们自知搪塞不过,只好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道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在他们精心伺弄下,菜园里一片生机盎然。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生产自给自足,源源不断地送到餐桌前。
闲不住的爸妈,喜欢上了织鞋垫,经常是针线不离手。有事没事总要织鞋垫。抽屉柜子里堆得满满当当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图案随处可见。我妈逢人便炫耀,父亲虽然是半路出家,做起针线活来也有板有眼一点不含糊。有时候,两个人像比赛一样,你追我赶兴致颇高。
近几年流行跳广场舞。父亲心血来潮,也学起别人赶时髦,兴致勃勃加入到了广场舞大*。时不时都要扭两下,晃动他那有些笨重的身体,在一帮清一色的老太太队伍当中,显得那么扎眼。他的动作僵硬变形,舞姿也实在算不上优美。但是他自娱自乐自我陶醉,旁若无人地。母亲通常都没有好脸色,语言极尽挖苦嘲讽,他却也不以为然。
岁月不饶人,一晃父母已年近古稀。上了年纪,他们的视力自然大不如前,像穿针引线这种看似普通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很困难。走路也不像以前那样精神抖擞,好在平时伤风感冒头疼脑热都很少,让我感到些许欣慰。健忘经常丢三落四,我哥一度怀疑他得了老年痴呆症。于是我哥专门买了平板电脑,手把手直到教会为止。千叮咛万嘱咐,劝父亲经常动动手脚,动脑用脑。父亲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非要把它弄懂不可。久而久之,父亲成了“百事通”。国家出台哪些惠民*策,国际上又发生什么热点新闻,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起来头头是道,总是滔滔不绝。我妈在一旁听得认真,眼里写满了崇拜,父亲更加“得意忘形”。
不知不觉,几缕银丝慢慢爬上鬓角。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多想抓住光阴的尾巴,还他们青春永驻。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父母之中的一员。他们平凡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岁月静好,我愿意这样陪伴他们一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