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蓬勃的力量终将“向新而生”——9月23日,上海文化广场举行了“成立七十周年特别活动”,与所有在过往70年来与文化广场产生过回忆的人们共同庆贺这一难忘的时刻,在这片受“爱”滋养的文化乐土尽情绽放梦想之花。
从逸园跑狗场到文化广场,从临时证券交易场所到精文花市,再到国内首个以音乐剧演出为主的现代化剧场,70年以来,文化广场在这方历史悠久的地块深深扎根,汲取着这片文化热土的养分,也反哺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需求。今时今日的文化广场,作为现代化剧院和公共文化艺术地标,不忘初心,传承着这一份薪火相传的文化根系。
九月期间,重磅演出轮番为文化广场的生日献礼。“茅奖三部曲”《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在9月9日至18日悉数上演,拉开上海文化广场70周年特别呈现序幕。年度现象级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亦作为文化广场周年庆献礼演出再次强势回归,六天八场演出以这幅诗意深刻的文学图景将观众与剧院紧密连结。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将于月底震撼展卷,以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连线千年静与动。
为了让广大市民能深入剧院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欢庆的氛围,文化广场在庆典期间还精心策划了多场艺术体验活动。五场特别版剧院导览,一场ByStage汇谈新书分享,一场广场小白城市行走以及两个全新的沉浸式游戏剧场项目《旧物盒》《声探世界》,两个关于文化广场前世今生的展览装置,文化广场历史墙以及“向新而生——30年后的上海文化广场”儿童绘画展,都自9月23日起在大堂持续展出。“这是一场步入花园,探索户外空间的邀约,希望大家走进剧院的角角落落,用心体会文化广场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生命轨迹。”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
在著名音乐家陈钢等数十位嘉宾的见证之下,文化广场回顾了过往70年以来的辉煌成绩;而在作为剧院成长的这11年里,文化广场从剧目自制的探索,到新演艺空间的开发,一次次突破自身定位,向新而生。建立在70年地块变迁历史底蕴之上的,是对未来“新生”力量的神往,以及不断追随城市节奏肩负起时代使命的担当。
向下生根:70年扎实积累见证上海文化发展
9月23日起,全新的历史墙在上海文化广场二楼环廊揭幕。文化广场的定位几经变换,广场上不同的人群纷至沓来,留下了无数奋斗的身影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观众可以利用演出前后的空隙,一窥这块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块,是如何在在滚滚历史洪流中,绽放超过半个世纪的风华。
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逸园跑狗场改建成为“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同年11月,“人民文化广场”正式命名为“文化广场”。自此之后的70年,文化广场始终屹立在这片馥郁苍翠的文化乐土,与城市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怀揣对梦想的坚持和跨越时代的耕耘,在上海的群众政治文化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从“远东第一大赌场”到容纳一万五千人的当年全市最大舞台,在上世纪50、60年代,文化广场与上海的城市文化共同繁盛,见证了诸多文化交流盛事的发生。年到年间,共计完成场演出,观众人数多达一千万人次以上。而在经历过一场罕见的大火灾之后,年9月,文化广场涅槃重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文艺春潮,用全上海最大的银幕放映各国的电影,用海纳百川的胸襟接待国内外各类艺术团体——盖叫天演出的京剧《武松打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白毛女》、音乐舞蹈史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朝鲜平壤歌剧院《卖花姑娘》、上海乐团钢琴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再到南斯拉夫的电影《桥》《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日本电影《望乡》《追捕》等陆续上演,文化广场始终活跃在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中。
年的夏天,文化广场成为了上海临时的也是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并发行了解放后第一张股票。五年后,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精文花市”开进了文化广场,其年销售鲜花约35亿枝,占华东地区花卉年消费量的70%至80%,成为上海爱花人、买花人最常去的地方。年,文化广场改建工程试桩开钻启动,浩大的深基坑工程由此开始。
年9月23日,作为现代化剧院的上海文化广场正式落成开幕。与英国GWB公司联合制作的开幕大戏《极致百老汇》登上崭新的舞台,开启了上海文化广场作为音乐剧产业标杆剧场的新起点。自此,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经典剧目陆续登上文化广场的舞台,为上海市民的精神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了不少长三角及海外观众“拖着行李箱来看戏”。11年间,上海文化广场成为了音乐剧的代名词。
疫情之后,国内音乐剧产业开启了又一个新纪元,但文化广场未曾放弃任何打开舞台的机会,也期待着重启与世界的交流。
向上开花:70年蓬勃发展为国内观众打开了一扇窗
上海文化广场改建开业后的11年间,逐渐形成了“看音乐剧,到上海文化广场”的品牌形象。尤其是海外经典原版大戏,为国内观众打开了一扇窗。来自11个国家的场演出,吸引了超过万人次观演。
随着国内文艺演出行业影响力与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