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海文化广场发布《年度剧院运营报告》。报告显示,年全年,上海文化广场完成各类演出72台场,共吸引观众逾22.5万人次,场次与观演人次分别较年度上升15%与86.9%。同时,持续践行国有剧院社会责任,全年共售出公益演出票张,占全年演出售票21.7%。最终,年度实现剧院票房总收入超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0.6%。
打破传统,塑造休闲观演都市新潮流
年,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演出延续“为观众选好戏”的理念,全年上演了《赵氏孤儿》《近乎正常》与“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等音乐剧口碑本土制作,《白鹿原》《戏台》《断金》等23场经典话剧作品,以及《李白》《陶身体剧场》等12场人气舞蹈佳作。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文化广场策划了“红色百年,文化庆典”系列活动,呈现了舞台剧《浪潮》、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8台18场红色主题演出。
年首届“上海文化广场制作演出季”推出,文化广场迎来“十年十剧”的制作产能规模。由文化广场制作出品和运营的中文版音乐剧《春之觉醒》《我的遗愿清单》《拉赫玛尼诺夫》重返申城,全新本土制作《也许美好结局》与大剧场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粉丝来信》完成全国首演,线上线下收获不俗的业界评价与市场反响。
“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首届孵化认标作品《生死签》《南唐后主》《对不起,我忘了》经过两年打磨终于亮相,收获热烈反馈。“上海文化广场制作演出季”逐渐成为与主剧场全年演出季旗鼓相当的演出季品牌。
在大剧场舞台作品之外,文化广场继续试水并夯实新锐艺术形式的策划与运营。“户外舞台演出季”于去年4月回归,升级制作“音乐剧演员音乐会”,并首度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拓“户外戏剧夜”系列。夏季口碑活动“亲子嘉年华”亦在户外氛围中为亲子家庭献上完整的戏剧互动体验。全季13场演出总计吸引观众人次,打破传统剧场观演定式,共同塑造轻质休闲观演的城市新潮流。
会员超36万,让剧场成为人人都能进入的空间
围绕剧院十周年庆主题“拾穗而歌”,文化广场于年共举办场艺术公益活动,参与观众累计人次。全年共举办32场大型发布活动,并与香港芭蕾舞团、鼓楼西剧场达成创新合作,逐渐形成成熟的内容运作模式与品牌衍生渠道。截至年底,共计名观众成为文化广场剧院会员,比年增长16%,学生会员增至人。
年度,文化广场系列艺术教育活动借由学习、体验、陪伴、分享等途径,立体塑造了剧院作为市民生活第三空间的属性。除常规活动品牌之外,“剧艺堂”全新开发“一名戏剧人的诞生”系列分享会,邀请李东、曹启泰等业内人士讲述各自与戏剧梦想的故事。人气对谈“一名音乐剧演员的诞生”“一座舞台的诞生”,古典舞、现代舞以及芭蕾舞体验教室系列课程,为不同领域的人群打开艺术之窗。“bystage汇谈”以“剧院·城市·生活”为主线,持续拓展艺术的外延思考。
与此同时,年文化广场与“一起凡几”市集、古月市集、“一条”手作市集等国内知名活动品牌联动合作了10场公共市集,迎来余位创意摊主与3万多人次市民走进广场,剧院正门两侧逾平方米的都市绿地在“文绿结合”方面的探索与应用成功“破圈”。
探索原创新可能,全新演出季等待揭晓
年,第三届“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通过40场内涵丰富的演出活动,累计吸引1.84万人次参与。其中,“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作为本土音乐剧创作人才的坚实后盾与推手,三年来已为行业输出了5部原创作品。年与年,《南墙计划》《无法访问》也将相继迎来它们的首演,在新一届的孵化计划中,环球音乐版权与爱奇艺星尘工作室也将与文化广场一起,共同探索音乐剧原创的新可能。
“音乐剧歌唱大赛”见证了千余名音乐剧素人的热爱与才华,为演艺市场注入新鲜能量。在此基础上,“文化广场音乐剧合唱团”去年成立。
此外,文化广场还将舞台拓展到城市空间,去年年末特别呈现的《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来到“今潮8弄”,以老建筑为布景,城市为舞台。
经过两年的资源筹措与研究论证,音乐剧研究中心的实体空间项目于年正式启动。这一基地基于对剧场空间的全新畅想与尝试,将在近平方米的空间内形成可联结演出、制作、创作、经纪等产业链多个环节的音乐剧孵化基地,以此服务更多的人群与产业链。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上海文化广场不忘与观众一年一度春天的约定,正加紧筹措年度演出季与艺术活动教育季的全新发布。“如果之前我们还在被动地等待疫情恢复,那么现在,我们更想主动地在当下现实条件之下,去建立剧场和艺术存在的必要性。”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我们希望把更多艺术与信念的力量聚合在一起,让点点微光汇成星河,和艺术家、市民一起探索剧院的意义、创造城市的价值。”
(王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