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人人都应该了解的大数据
在中国,就算你没做过也一定见过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广场舞了。
你脑海中的广场舞是不是这样的↓
或者还有这样的(道具款)↓
又或者是...
酱紫的↓
近几年,随着一些短视频网红潮人“反其道行之”花式跳广场舞博人眼球,吸粉的同时也一度带火了被视为“接地气文化”的“大妈专属”广场舞。
如今,饭后时光广场上摇曳舞姿和花扇的不再只是大爷大妈,还有精神小伙和精神小妹。
网友直呼:就怕大爷大妈会“传销”,这是又要骗我去跳广场舞了。
曾风靡B站的广场舞视频专辑中,主角都是清一色的“背影杀手”↓
怎么样,是不是换个“领舞”,你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爱广场舞。
伴随着广场舞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以缓解家庭矛盾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有群众提议,广场舞也很扰民。
街道上、公园里、晨间夜里的广场上,在闹市中想静静太难了,音响里魔性又“土得掉渣”的通俗歌曲无限循环着;
不喜欢的群众一边暴躁的称之为扰民,一边不自觉地哼唱着昨晚被魔音灌耳的“神曲”。
于是乎...
据中新网消息,8月17日(今天),电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草案对现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或将处罚公共场所娱乐健身噪声扰民。
根据草案,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和时段等规定,采取控制噪声的有效措施,干扰周围生活环境或者使用音响器材时,未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产生过大音量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不听相关单位的劝阻、调解,将被执法部门或执法机构处以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提到污染,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水污染、大气污染,但其实,噪声污染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健康杀手”。
据国家生态环境部不完全统计,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8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53.7%;
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34.2%;工业噪声占8.4%;交通运输噪声占3.7%。
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人们生活中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居民住宅区白天的噪声值不应高于55分贝,夜晚不应高于45分贝;且即便是在交通线路周边区域,白天的噪声值也不应高于70分贝。
可以从图中看到,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几乎全部达标,达标率为94.6%;
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0.1%,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2.2个和5.7个百分点。
相较于昼间,夜间达标率较低也侧面说明群众对于夜间静谧环境的要求更高,所以同样是广场舞,晨间可能是叫醒闹钟,夜间也许就是扰民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正在变得日益喧嚣,人们习惯了噪声污染,也忽视了它带来的危害。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开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噪声不仅会让人烦躁、睡眠质量变差、头晕,更会引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
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图片来源:新华网
夜间时分,你能接受的最大分贝是多少呢?
想了解更多有意义的数字及大数据产业应用欢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