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阳劳动公园一位戴墨镜的大爷火了,因为他的绝技“大爷挂大妈”,让他成为了公园里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并且凭一己之力,让这个公园成功晋级为沈阳最新的网红打卡点。
穿着舞蹈服、戴着墨镜、留着胡须的大爷,身姿矫健,动作利落,一看就“舞功”不凡。
简单的男女对跳难不倒大爷。
他和大妈天衣无缝的配合才是最大的看点。
你以为大妈在跳马。
实际上,是精心策划的“移形换影”。
还有一记必杀技——大爷挂大妈。
更绝的是,大爷不止挂一个,他还可以一次挂三个!
突然想起了一张印度神图。
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爷挂大妈火了,还有不少人慕名来打卡,沈阳劳动公园的关联词都出现了“舞王”。
中老年人广场舞的难度,已经让不少年轻人直呼“等我老了连跳广场舞都不配!”
何止是跳广场舞,来看看大爷大妈们是如何在小区健身的,你会发现你还连玩小区的健身器材都不配。
首先登场的是铁头功,大爷们对着杆哐哐一顿猛撞,提神醒脑。
紧接着是用脖子荡秋千,打开任督二脉,吸收天地精华。
大妈启动上肢力量,极速旋转间仿佛回到了18岁的天空。
老太太力证自己的上肢力量不输年轻人,起落频率掌控得恰到好处。
臂力、腰力惊人的大爷也秀了一手太空漫步。
用来练腿的漫步机也被充分开发成锻炼全身的器械。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度大回环,眼睛都不眨一下,敢问谁与争锋?
这是当代中老年健身的几个缩影,他们充分利用了场地和器材,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力争锻炼到全身上下所有的肌肉和关节。
但这么“野”的健身方式危险系数较高,很容易受伤,咱们还是得安全第一。
各类“神功”暗藏危机
用头撞柱的铁头功练多了,脑震荡就不远了,个别有天赋的选手还可能把器材给撞凹,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不建议这样做。
用脖子荡秋千,乍一看很像骨科的颈椎牵引,有颈椎病的人经过适当的牵拉会得到舒展,血液循环通畅了,自然感觉“打开了任督二脉”。
但带个脖套到公园里把自己挂起来再荡秋千就要小心了,颈部连接着头部和躯干,是非常重要却脆弱的部位,过强的外力牵拉可能会引起肌肉拉伤、椎体脱位等。
倒挂是高风险动作,不要说老年人,年轻人都要有充分的保护措施,以免意外落地伤到脑部、颈椎或导致骨折,这类动作还是别去挑战了。
同理,站在横杆上度大回环就更加危险了,不仅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周围人来人往也容易发生碰撞,以这样的速度相撞,很可能双双昏厥。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也是江湖各门派花式练功的重灾区。在使用它们前一定要先了解使用方法,比如漫步机使用时要双手扶好扶手,摆腿幅度以45度左右为宜。双手放开、摆腿幅度过大,容易让人重心不稳导致跌落,快速摆动的脚踏板还会夹伤或者撞击到肢体,带来二次伤害。恳请各个门派的掌门人放过它们吧。
中老年人运动有方法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衰退,中老年人的骨骼肌量减少,大量高强度的锻炼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要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依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年轻时就有运动习惯的中老年人,可以继续保持,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减少运动时长、降低难度。
年轻时没有运动习惯的话,运动要循序渐进,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广场舞,等到身体逐渐适应,觉得不费力了,再增加运动的时长和难度。
●60-65岁,体力下降不明显,建议无氧、有氧运动相结合,比如骑自行车、徒步、越野;
●65-70岁,身体机能开始下降,要减少过多的野外活动,把运动场所变为运动场、公园内、小区里;
●70-75岁,如果一直都有运动的习惯,可以缩短时间、降低频率,如果没有运动习惯,以居家的行走、起坐为主,也可以在小区里进行简单的循环练习;
●超过75岁,有运动习惯的要进一步缩短运动时间,做最基础的运动;
●超过90岁,以居家活动为主,比如外出散步、逛超市。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要穿戴好运动装备,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进行运动,运动时要保证有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无人救治。
还有哪些运动比较适合老年人?等你在评论区补充。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策划:方瑞兰
编辑:张晨璐
排版:李阜蓉
审校:刘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