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沟通性:
传播视角下的上海人民广场研究》
钟怡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建设可沟通城市的愿景,以可沟通性这一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空间变迁和媒介技术发展对上海人民广场的传播状况的影响和形塑,试图展现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媒介技术革命等多重浪潮下的上海人民广场的传播图景,进而挖掘城市空间、传播实践以及媒介技术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城市空间对建设可沟通城市的意义和作用机制,为推动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思考。
作者简介
钟怡,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传播、新媒体研究等。
年,由一群父母自发组织的相亲角在今天已经成为上海人民广场的重要标签,每逢双休日,这块位于人民公园的空间总是熙熙攘攘,挤满了前来为子女相亲的父母。
社会学博士孙沛东将这种由父母代替子女在相亲角寻找结婚对象的新兴择偶模式称为“白发相亲”。
在实地观察中,相亲角中有各种形式的传播实践。首先,相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其次,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在相亲角非常普遍,并对相亲活动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此外,在漫长的岁月里,相亲角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在与媒介的互动中,它的意义被不断地诠释和再诠释。
(作者供图)
作为媒介的相亲角,其媒介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最本质的功能是相亲过程中男女双方沟通的媒介:其次,相亲角也是相亲者的父母展开社会交往的媒介:最后,相亲角还承载了丰富的上海城市文化,是传播上海文化的媒介。
相亲空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亲指向的择偶、婚姻问题一直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