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ipal此文作于年前后
现在电台是越来越多,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一共可以收到几十个,但是究竟有多少个还有收听的价值呢?没有几个。
以前读书时候,学校的广播总是准时打开,播送6:30的中央台的新闻节目,然后在中午午饭时候,可以听小说联播、评书播讲、相声、电影录音剪辑,这些都是准时播送,逐渐成为我们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记得那时在天津,我们最喜欢听的就是每晚的“今晚八点半”,可惜来到南方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能够让我每日准点听的节目了。
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除了6:30的新闻以外,还值得听的就是12:00的广东新闻台的国际时事、下午5:00的深圳台89.8MHz的国际新闻和晚上10:00的胡晓梅的谈话节目、晚上7:00的中央台的相声和20:30评书,以及0:00的文学节目。除此以外,鲜有能够让我听上5分钟的节目,不是我不想听,而是广告和专题太多了,除了让人反感以外,一无是处。因此,我建议德生生产一个带无线电遥控器的收音机(不要用红外线,免得跑来跑去),方便我们换台。
现在的电台,本来播送广告无可厚非,但是广告为主,节目为辅,本末倒置,只能是断了自己的生路,没有了听众,电台必然无可生存。现在从早到晚,一打开收音机,就是一帮“老军医”的叨叨唠唠,然后就是一些“医托”打来的电话,大谈自己的病如何如何,幸亏这位“老军医”妙手回春等等。真有病人打来电话,“老军医”就迫不及待地让病人来看病,这类病主要就是什么肝炎、前列腺、性病、不育不孕等等。
第二类就是所谓的治疗仪,用什么红外线、磁场,可以包治百病,主要是针对老人的腰包,有没有效果不知,但是打电话来得确实是一帮“医托”。大谈他们本人或者什么亲戚如何如何恢复健康,其实听众仔细听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人的角色。还有就是作坊生产“米酒”、“洗衣粉”之类的东西,现在这个年代,这些小作坊还能够生存吗?这类小作坊日后必然蜕变成生产伪劣假冒产品的场所。
现在是越来越不想听广播了,我们宁愿以后的数字广播采取收费制度,也不愿意听“老军医”的唠叨
电台的节目,尤其是南方的电台,简直成了港台“明星”的转播台,成了他们一帮人的喉舌。说实在话,我还是喜欢一些歌星的歌曲,特别是邓丽君的,当然也还有其他的一些歌星,但大多数都是一些唱片公司制造出来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五音不全,连普通话也说不准,唯有用一些低级的花边新闻等等毒害内地青少年的心灵,特别恶劣的就是现在在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骂街歌曲。这些歌星一阵一阵的在内地举行“演唱会”,搜刮青少年手中本来就不多的零花钱,他们举行“演唱会”,我总有一种当地遭受龙卷风灾害的感觉。
电台的主持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差,至少是再也见不到中央台雅昆、方明那样高素质的播音员。现在的播音员,要么是装出一副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模样,满口的亲情友情,博取一些电话听众的好感,要么就是满口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闹不明的英语单词。只能说他们是念单词,因为他们的口中从来没有听到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这种风气不但广州的电台犯此毛病,还有就是中央台的几个毛头主持也不例外。什么什么的心情很high,衣服很fashion,诸如此类,真是气死人,这些主持还让不让老百姓听广播啊?起码也该多读书,国内有几个百姓知道什么是high?有能耐你就说一口伦敦郊区的口音好不好?要么就别在电台满口单词,电台可是人民大众纳税的钱办的,不是你私家“火腿”。
除了前面的“老军医”、酿酒、洗衣粉、治疗仪、仙人掌外,现在正冒出来的就是电台征婚,都是一溜的好词,家财万贯,郎才女貌,心地善良诸如此类,除了头昏的人外,谁个相信?要么看看广州几家主要报纸的征婚广告就会明白,媒体现在是真浑。辞海中不知有没有收入“婚托”这个词。所以现在除了看参考消息以外,基本上不看其他报纸。
电台这么操作,可能会获得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无异于饮鸠止渴,终对要自绝于听众。
电视台也是如此堕落,中央台已经成了一帮富贵闲人的阵地。看新闻不如看凤凰台,中央台的已经不叫新闻了,比报纸还来得晚。晚会从新世纪就不看了,除了十年一贯制的老面孔外,了无新意。要么是倪大妈的煽情……其实真不想这样叫她,她老人家也该退居二线了;要么就是赵老先生的动物世界的腔调,他一开口,我总想起非洲的动物。焦点访谈也是不温不火、不痒不痛,老打不准焦点,不看它,中央台没有什么可看,除了天气预报……其实也是听得多,一溜一溜的广告画面也烦人,看完焦点访谈心里又没有痛快的感觉。地方电视台更是烦人不少,总是某些“助长×”、“什么大”、什么“伤疤药”的广告,画面总是打擦边,毒害青少年。还有就是没完没了的电视直销广告,那个卖模型汽车的家伙,可真把模型车吹得让人以为在卖真车,还有什么“钻石”的,现在连大商场都不可信,那些钻石能真么?
编辑+配图:收音机评论译介来源:广播论坛
由衷感谢“pipal”前辈的分享,感谢您的心直口快,仗义执言,把大家心中的烦闷都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