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独自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在30岁之前大概都会有那么一段岁月。
在北京,它叫“通州”;在南昌,它也许叫——凤凰中大道。
凤凰中大道从北至南贯穿卫东村和红岭花园,居住在红谷滩的外地人都知道,只要七八百就能租上一个能洗衣做饭的单间。这里是南昌红谷滩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抬头看对面正在蓬勃发展的绿地双子塔和各种代表着红谷滩新区的大楼,环顾四周各种高大上的综合体商圈正在迅速崛起,夜晚秋水广场两岸的灯光秀也在远处招展着新的活力~
一回神,看一眼脚下这被称为城乡结合部的“凤凰中大道”,而这才是属于自己南昌奋斗故事的开始。
这一眼,颇有点一眼天堂,一眼人间的意思。
千万别小看了住在这里的年轻人来自南昌圈圈网00::05
这条宽阔笔直的凤凰中道将卫东村、红岭花园与红谷滩CBD掰成两半/渭泾分明,向东就是富豪遍地踩、价格三破四冲五的红谷滩商业中心,向西就是城乡结合部、黑中介遍地的价格洼地卫东村和红岭花园。
相比于红谷八路,凤凰中大道的红花岭花园和卫东花园可能是一个更加深入红谷滩新区核心地块的城中村。经过整齐的规划,这里的一些事物都显得更加有序,大多房子的层高相同,朝向一致。楼间距较宽,横竖交错的笔直道路,将凤凰中大道的东西区切割成了若干个方块。
租房够便宜,坐拥地铁1号线和2号线,到红谷滩到市中心都足够方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租房需求的人群,理所当然的成为众多来南昌奋斗青年的起点,这也形成了红谷滩新区一带居住密度最高的区域。
是以,那些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将卫东花园和红岭花园当成了归宿。
时光倒退10年,卫东村的土著还没有被拆成暴发户,想住商品房摇一摇头。在红谷滩新区开过程中,大片的拆迁安置房坐落在卫东村。一夜之间,村民们安身立命的几亩菜地也成了规划中CBD的一部分。
卫东村远远看上去和其他楼盘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看还是看得出它最顶层有些不同的灰。那是为了能多租一些人而加盖的楼层,这早已是南昌城中村人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大量户型较小、管理混乱的拆迁安置房聚集在卫东花园,配套设施的不齐全,地铁站带来的巨大的人流量,鱼龙混杂的居住人群,毫无存在感的物业......
一切的一切,使得卫东花园就是南昌最生动形象的“城中村”。
在卫东你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比如西装革履却吃着10块钱快餐的年轻人,比如靠着收租生活的拆二代,比如悠哉悠哉的大爷大妈,比如眉头不展的中年人......
形形色色的卫东住户,有老有少,有的想更In潮流,有的早已被压力压垮放弃了外形,是谓宝马与拖拉机齐飞,地铁排队刷手机。
卫东村,只是一个距离4万/平的豪宅很近的地方而已。
-1-
确认过眼神,这就是我们的
与南昌其它的城中村一样,卫东村的生活,每天也在这座城市中有条不紊的行进着。
交通是卫东村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星期一的早高峰,只要你看到那些匆忙的、带着不耐烦和怒气的年轻的脸庞,都会感觉南昌互联网界的半壁江山摇摇欲坠。
因为距离红谷滩写字楼近,走路上班只需要二十几分钟,但也有人选择了更加艰苦卓绝的出行方式——“挤公交车”。
不管是还是路,大概都是每一个卫东村人的噩梦。每天挤车都快练就一身绝技,根本顾不了形象,不挤吧,下一趟要很久很久,挤吧,挤到怀疑人生。
初来乍到来南昌打拼的年轻人一开始还比较矜持,老练的从来都是猛挤,公交线路就那一趟,错过这班就迟到了。
等到了傍晚时分,世贸路的车流量进入峰值,拥堵的车流在这座城市的肢体上川流而过,住在卫东花园或者红岭花园的年轻人却可以轻松的避开这样的车流大军。
-2-
卫东村的生活日常了解一下
每个卫东人好像都很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