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看去,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广场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遍的一个大广场。然而,当你走近再看时,就会发现每一个建筑物都有一个亮点,每一个建筑物都有一个故事。
就拿广场上最亮眼的标志性的船帆来说,那可是记载着淮安历史上是处在大运河的重要位置,是为当时的漕运襟喉,南北要津,其重要程度是不可忽视的。
在船帆的两侧共有八幅石质浮雕,而从浮雕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古时末口陈兵的阵容,磨盘舣舟待潮时的情景,清江浦仓厂当时的盛况,漕督亲临现场检查的过程以及康熙皇帝亲自在码头巡河的场景等等、等等!
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再现了当时大运河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也是要后人记得今天的安逸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懂得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广场的两侧,共排列着十六座带有浮雕的灯柱,而灯柱上的浮雕皆为淮安历史上的本土人物。如:吴承恩、梁红玉、韩信、关天培、龚开、阎若璩、枚乘、鲍照等著名历史人物。还有几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治理河道的专家,如:陈登、乔维岳、陈瑄、郭大昌、靳辅、黎世序、潘季驯七位历史名人。
其实,陈登也是我们淮安市涟水县人,他为人大方,学识渊博,智勇双全。东汉末年曾任广陵太守、伏波将军等职,终年三十九岁。
对于陈登的英年早逝,有人说陈登是死于吃生鱼片;究竟是真是假,也是无从考证。
对于淮安市本地人来说,如今的大运河广场,就是集文化与娱乐的场所,也是商业机构展示销售商品的场地。
每当清晨与傍晚,这里都会聚集上千的人;而来这里的人都是以健身为主的群体。有跳广场舞的,有跳交谊舞的,还有跳鬼步舞的。总之,也是应了大运河文化广场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