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你的通勤时间需要多久?”这不仅拷问着当代职场人的幸福感,更引发了对于大连职住平衡现状的定量测算与分析。
事实上,职住平衡的规划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思想。针对当时英国最大城市伦敦人口过分拥挤、贫民窟大量出现、城市交通混乱等问题,霍华德认为当城市发展超过一定规模后,就应在它附近发展新的城市,而不是将原来的城市进行扩展。新城市内部要配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就业和居住平衡分布,使居民的“工作就在住宅的步行距离之内”。这就是职住平衡理念的最初萌芽。
而对于大连来说,目前正处在剧烈的市场转型和快速空间重构过程中。一方面,大连市民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主城区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向东绵延至港湾广场、西至星海广场、北至大连北站的区域;金州区以解放广场为核心向西绵延至金州站、向东至开发区区域,其他地段分布较为零散。同时,大连购物空间不足,消费活力高度集中于主城核心区,中山广场、人民广场、星海广场等地购物地最为密集。
另一方面,大连市民就业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以人民广场为核心,向东绵延至中山广场、西至星海广场、北至东联路;金州区以解放广场为核心的两个区域,其中中山广场、人民广场、星海广场等地段就业地分布最为密集。就业空间线性沿湾展开,职住分离现象正在大连上演,这已引起了学者和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