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消息,12月30日,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开放投用,自此,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的故事翻向新一页。
据悉,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位于渝中半岛人文中心核心地带,作为城市更新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以“西南大区”传统风貌为特征的历史人文集中展示片区,承载了辉煌的城市记忆和深厚的历史情感。
随着时代变迁,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面临设施功能滞后、公共空间品质不佳、文化形象削弱、市民共享疏离等问题,亟待保护提升。年,随着《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保护修缮方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等方案的审定,整体工程启动实施。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分为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文化宫文化风貌保护提升工程、贺龙广场(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三个部分推进实施。
其中,文化宫文化风貌保护提升工程于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善人行出入口,增强文化宫开敞性;保护修缮文化宫大门、中统楼、红星亭展览馆等文物和历史建筑,整治其他建筑风貌,提升建筑内部设施品质;增建地下车库及联通道,新增车位个,为缓解两路口周边停车难问题,新建地下停车库将对外开放,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贺龙广场(大田湾片区市政工程)于年8月19日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劳动新路南支线米,劳动新路东行线米,劳动新路辅路75米,改造体育路米;新建车行地通道,实现地面广场文化通廊人车分离;在贺龙广场至文化宫中门区间新建1座长米,宽18米的人行天桥,串联大田湾体育场与文化宫;整治提升中轴(贺龙广场)文化通廊(面积约平方米)。
此外,据参建单位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总建筑面积.16平方米,于年8月7日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缮大田湾体育场文物建筑,建设部分配套用房,打造“全民健身中心”;整治提升中轴文化风貌,建设生态体育公园;兼顾防灾避难,利用体育场内地下空间,配建必要地下车库,新增停车位个;优化周边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离;文物修缮加固面积约平方米,含足球场、田径场、2.32万个看台座椅;新增篮球场5个、乒乓球台8个、网球场2个、气排球场1个、门球场2个。
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的开放投用,将进一步延续城市文脉、优化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色、改善城市环境,让历史建筑焕发出新的风采,彰显文化风貌片区的独特魅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