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上海中设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
摘要: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之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需求也逐步增加。城市市政设施的进步发展是城市高度城镇化发展的根基命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对拉动社会经济发展,刺激消费,激活市场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市政设施;投资;经济发展
一、城市市政设施的概要
(一)由政府、公民等投资兴建的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设施,一般为城市城区总体规划建设中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市政道路、市政桥梁及地铁、轨道交通、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及环境卫生、绿化、市政道路照明、城区及周边垃圾处理、休闲健身场所及附属设施,总体分为四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主要包括城市中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道路设施,停车场、公共广场等场所,市政设施管廊建设等线路管道设施,消防通道、路边街路标识、路边绿化带建设等其他附属设施。
(二)城市建设公共设施。一是城市居民住户、沿街商铺等水资源供给,城市内部雨水管道及生活污水管道、雨污混流管道、排水沟渠河道及污水处理其他设施,城区内防洪岸线、防洪河坝、排水河道等及其他附属排水防洪设施。二是城区居民住户、沿街商铺等集中供气供暖,城市内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等供气设施,集中供热管网等热力供应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
(三)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包括生活垃圾源头的固体废物清扫、收集、转运、处置,处置方式为垃圾合理掩埋、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堆肥、回收有用物质等设施。要深刻认识垃圾的资源再利用,以资源再利用、合理处理优化城区垃圾处理方式,减少无用垃圾产量,对已排放垃圾进行妥善处理,让城市垃圾合理运转率,提升城市垃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城市公共文明娱乐实施。一是公共锻炼、公共游园、体育用地、文化博物馆及其附属设施。二是城市沿街道路、社区设置的文明标语宣传栏、宣传广告、公益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通过公益性娱乐设施建设丰富精神世界,采取多元化娱乐设施供给,面向不同受众群体,以差异化供给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文明娱乐设施利用率。
二、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与之配套的市政设施建设也需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我国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政路网等设施已经稳步增长,但是环卫工程及垃圾处理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增长需求。市政机车设施投资额与同期GDP之间的比率,可以较为直观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有差距,要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城乡之间差距,让市政基础设施发挥应有效益。
从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呈指数增长趋势,同时投资总量年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现阶段,市政设施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紧密关系可以直接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可以能动反映出城市建设投入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政设施建设需求随之增长,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可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市场经济发展,此种互动关系客观要求两者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体系由多个系统组成,而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系统组成部分,系统中各部门在细致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上相互依存、互相协作,所以决定各部门缺一不可、紧密协作。制定合理的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比例,放大整体优势,达到最优效益。但是,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较为不合理,道路桥梁建设投资在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比最大,供水投资占比高于排水投资占比,燃气投资占比处于较低水平,污水处理、园林绿化设施等投资比例也较低过度重视经济高速发展却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来源方面。目前,我国市政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分为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国内贷款、债券、自筹资金、外资等七类。现阶段,资金来源已经由单一中央财政拨款发展资金筹措多元化,新型融资渠道不断增加,主要以自筹资金和贷款筹措为主,政府财政投入、债券项目等为辅助的多渠道筹措资金格局,地方财政资金、债券资金正成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
三、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推动现代化建设。
一是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必要作用,加大城市市政基础建设可以统筹存量盘活和增量建设,转变传统市政设施建设模式,发展新型市政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促进城市聚集效益。聚集效益由参与社会经济的各单位聚力协作而成,充分的调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聚合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同系统领域中的部分,促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融合于一体。三是强化城市支撑发展,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可以弥补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异化,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形成布局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类型齐全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的基础支撑能力。
(二)市政设施建设是实现城市功能必然需求。
加大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投资为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增添助力,是实现城市功能的必然选择。完善城市道路桥梁建设,打造综合性交通服务体系,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缩减出行时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建设,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保证供水安全,从源头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合力整治黑臭水体,建设排水防洪排涝系统,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利于实现城市治水问题。优化供气供热设施系统,提升安全设施监管水平,确保供气供热及时满足群众需求。设定垃圾处理运转机制,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废物资源的合理转化。营造绿色生态环境生活空间,道路园林绿化,恢复生态环境,建设卫生文明多方面实现城市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提档升级。
(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以社会参与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设施、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公共休闲等设施,以不同的供给方式直接进入了相关联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产品制作过程,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投资促进商品或产品流通。目前,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参与生产的企业以水为生产初始原料之一,电力为生产持续发展的动力,相关道路交通设施作为促进生产的助推器等等,整合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条件,直接或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运转提供骨架支持,建设政府授权为主,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及国有资产注入为主的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体系以资金筹措为渠道,资本经营为平台,充分发挥投融资作用,积极扩宽政府投入融资渠道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稳定供给,提供便利市场环境平台,助推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四、推动城市市政设施发展对策
(一)加强城市市政融资环境建设。
推进政府性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一是要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对城市市政设施发展之间的内生联系。其中,非经营性的城市市政设施项目由政府采用财政资金投资建设,以招投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经营主体,扩大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注入投融资环境,在确定主体时注重要以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科研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主。二是要公平对待各类主体在政府扶持政策和市场准入方面,要积极创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式,采用分级管理,投资、建设、运营、管控分开。形成创新高效、管理规范、安全便捷的市场化管理运营体系。改革现行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完善城市市政设施服务资金管控调整机制,制定配套财政扶持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多元化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支持城市市政设施体制创新性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二)提升资金运作效率。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市政设施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不相适应,需求大引发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大,极易导致财政资金压力过大。因此应多渠道扩展市政设施投入主体,缓解财政资金压力过大等问题,持续提升市政资金运作效率。一是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开放型市场经济,在"放管服"改革政策背景下对市场各个环节进行容缺受理,提升审批效率,删减复杂办事环节,保障资金运转效率。二是设立市政基础设施运营考核机制,将规范运行、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列为既定考核目标,同时加强相关责任人业务培训,重视安全管理应急工作,制定突发应急预案,提升市政设施项目应急能力。三是建立多元化智能投资结构,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资金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的积极性,建构"互联网+物流+社会商业"模式,提升品牌效应赢得社会资金支持,构建合理市政设施投资结构。
(三)推动从城市市政建设技术创新。
一是围绕智能化升级、创新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城市市政设施信息平台,融合基础建设、智能化管控等新型基础设施。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新型市政设施信息化平台。二是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深入推行大数据管控,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智能化手段,建立综合性管理数据库,实时管控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设施供给,进行在线监控,如有突发状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三是创新市政设施建设理念,用创新环保的方式打造工程,将自然景观和市政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以创设计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开拓视野实现景观提档升级。用高新技术推进城市市政建设获得新发展,赢得新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认识了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概括性指出城市市政设施的概念,分析我国城市市政设施的投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深入研究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确城市市政设施发展的政策措施。新时代,社会进程逐步加快,市政设施为城市快速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对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发展要求更为明确,与经济增长紧密度加深,要确保城市市政设施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市政设施增量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军涛.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9):.
[2]徐卓顺.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总体评估—基于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城市公用事业,(4).
[3]谢军涛.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9):.
作者简介:姓名:李晖出生年月:.1.2性别:男学历:本科籍贯:天津市民族:汉
投稿邮箱:xf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