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当你走到中山区胜利东路与麒麟西巷的交汇路口,一座拥有硕大黑色屋顶的寺庙会赫然显现在你的眼前,与这座城市满街的欧式建筑格格不入--这座被当地人称作“南山大庙”、外观酷似明代样式但又充满和风的古建,背后则暗藏玄机。
而当我们看到寺庙门口处大连市文物保护碑上的“东本愿寺旧址”,这一切才终于浮出水面。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里攫取了大连。随着大量霓虹人的涌入,碎花阳伞、和服、铁板烧、神社寺院也逐渐渗透了这座北方的终年不冻良港。不同于东三省其他地区作为“伪满洲国”的地界,霓虹人直接视大连为本土“关东州”,于建成了这座仿中国明代寺庙风格的佛寺,作为京都东本愿寺的“关东”别院。
很长时间内,东本愿寺都是大连市最大的一座寺庙。如今国内尚有保存完好的霓虹神社寺庙10余座,集中分布在上海、南京、长春、沈阳、大连市。长春胜利公园和人民广场之间的“东本愿寺满洲别院”,是大连之外东本愿寺的另一座分院;而大连中山公园内,则有另一处神庙圣德太子纪念堂。
国家花费资源将这类蜷缩在城市角落里的建筑作为文保单位加以保护,是为了在需要时作为历史的证物而警示世人。说回建筑本身,东本愿寺大殿整体为砖木结构,出檐十分深远。大面积漆黑的屋瓦和浅金色的斗拱、椽子、飞子相互映衬,庄严之余不乏素雅精致。
山花为典型的日本样式,雕刻精美且富有层次感。大殿门上为十六瓣菊纹和铜纹。大殿分为两层,上层佛堂有藻井,栏杆则雕有飞天、孔雀、牡丹、宝相花等。佛堂内悬挂有章太炎手书匾额,殿内重要构建表面均镀金处理。
年后东本愿寺作为大连图书馆书库;年改为大连京剧团所在地;年更名为大连京剧院。而如今,京剧院撤走,这里也重新归于寂静,成为了纯粹的中国文保单位,目前暂不开放。
关于机位:麒麟西巷上坡看去为最佳机位,用长焦压缩位于道路尽头的东本愿寺。和煦的阳光、干净的街道、黑白的斑马线、稀疏的电线杆和路灯,加上偶尔路过的老车和穿搭朴素的行人,横陈在大庙静谧的檐下,当真有身在京都之感。
关于美食:距离大庙米处的UPPERKITCHEN为大连必吃榜,按P9点,真的每样都超好吃,绝对是这个价位能吃到的最好的西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