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又到盛夏时节,现在因为高档商场和各种原因,之前那种一到夏天就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想想也是非常感慨,就在十年前,还能抓到上海繁华街巷的尾巴,而最近几年,连这个尾巴也成为记忆了。
襄阳路市场
老早底,襄阳路买衣裳,成为上海人日常生活重要一环。甚至连某些上海著名主持人,也偷偷摸摸的去襄阳路买“大卡”衣裳。
襄阳路的衣服、小商品远近闻名,甚至连外国人也到襄阳路淘便宜货。
当时日本人在这里买PS2游戏,美国人买DVD电影,买起来都是一百张两百张的买,因为价钱便宜,吸引交交关人到这里。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过多的“大兴货”、“大卡货”引起外国商会注意,最后在各种交涉下,襄阳路市场被拆除,从此再无踪影,在之后那些衣服、光盘也只能在一些商业街小规模存在,再无襄阳路的繁荣景象。
花鸟市场
曾几何时,花鸟市场是上海一道独特风景线。我小时候经常逛虹口公园旁边的花鸟市场,那边规模虽然不大,但交通便利,逛完后还可以去公园里逛逛。
花鸟市场虽然也有猫啊狗呀,但当时最主要的还是花鸟鱼虫,宠物类需求旺盛还要在21世纪以后了。传统中国式把玩,无外乎种种花草养养鱼,最多拎个鸟笼子。
除了花鸟市场,当时肇嘉浜路收藏市场也很火热,后来随着肇嘉浜路沿线改造,搬入室内后就人气大不如前了。
当时花鸟市场非常热闹,聚集起相当人气,我曾经在曲阳文化宫旁的花鸟市场看到一大群人吹牛,有的说徐根宝的往事,有的吹嘘范志毅,反正那边什么话题都有,和北京茶馆一样热闹。
随着城市升级改造,市区的花鸟市场几乎全被取消了,灵石路那边有个花鸟市场我倒是去逛过,虽然还有点以前的遗迹,但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迪美
上海80后谈朋友,不是去淮海路就是迪美地下广场了,因为迪美临近地铁1号线,所以约在那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最早见网友,约男女朋友地方不是迪美,而是人民广场的大屏幕下面。有一年我路过大屏幕,发现下面有站着许许多多青年男女,后来听说是某个网站的活动,大家都来见网友了。之后慢慢发展到迪美地下广场,也有去喷水池的,据说在碰水池里有很多都市传说,这里不一一展开了。
05-10年左右谈朋友,大多数情况是大光明或者和平影都看场电影,然后去迪美下面逛逛,钓个娃娃或者买点小商品,接着在附近吃个饭,最后坐地铁回家。
迪美在繁华一阵后,慢慢走向萧条,尽管地铁站里的人是有增无减,但陈旧的经营理念和80年的老去,让迪美转型并不顺利,虽然现在还挂着名字,但已经风光不再,不再是那个青年们的约会圣地了。
展销会
我小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家门口摆展销会。吃的喝的各种商品是应有尽有。
小时候逛展销会,最喜欢的就是美食摊位。炸猪排、羊肉串、小笼、生煎馒头是看的眼花缭乱。
我还记得展销会最后一天,摊主大甩卖,鸡翅、鸡腿、猪排半卖半送。有兴致的食客,一手拿着啤酒瓶,一手拿着鸡腿在那大快朵颐。
因为以前商店大部分都是国营的,所以商品质量,食物都很放心,不存在现在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而且大部分展销会都是本区举办,很多营业员都是顾客的亲戚、邻居、熟人,所以质量方面根本不需要担心。
后来莫名其妙的展销会就停办了,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之后也复办过几次,但已经进入21世纪,各种商品和渠道都起来了,展现会这种过渡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很快就被淘汰掉了。
大排档
无论上海哪个区,一到晚上,特别是夏天晚上,到大排档吃夜宵,绝对是潇洒的事情。
我小时候到四平电影院看电影,出来之后看到交交关关人围在一起,挤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在摆大排档,有梭子蟹、*鱼等等,看上去都蛮有食欲的。
家附近的周家嘴路,晚上也是热闹非常,这条路大部分都是吃羊肉的,特别是天热,冒着酷暑吃着羊肉是虹口区独特的风景。后来这里慢慢演变为旺旺火锅,做的是风生水起,不过和别的火锅店不同,这家店不扩张到外区,只在本店附近开了几家分店。最近因为拆迁等事项,这家专做本区火锅生意的店也拆了了。
夜市
大排档繁荣发展,慢慢演变成夜市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彭浦夜市。
彭浦新村因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一到晚上是灯火辉煌,热闹异常,人挤人的搞的是水泄不通,甚至连公交车也只能绕到,现在所谓网红打卡地,和彭浦夜市比,完全是小阿弟了。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曾经在某个夜市摊听到一些传说,他们为了争夺一些餐饮位置,也都是全武行出动,向来彪悍的闸北人民,面对外来摊贩也是勇敢出击,和对方斗智斗勇。
随着时间流逝,我也从市区搬到了郊区。夜市、美食这些也渐渐地成为记忆。当我经过浦东新场的时候,居然还看到了彭浦第一炸的招牌,一时间感慨万千,仿佛一切都回到了过去。
升级换代?
随着时代发展,上海城市建设,老的商业街、商圈纷纷面临拆迁和改造命运。
以虹口、闸北的七浦路为例,这里显然是要慢慢淘汰掉小商品模式,改造为大商场,高档商圈。
吴江路美食街,也改造完成,只不过现在卖日料、披萨、汉堡包,之前上海小吃荡然无存。
其他一些地方,不是拆了,就是改造了。城市发展当然是要进行的,升级改造也是有必要的,但老上海味道的烟火气却越来越少,除了一些小商贩和小店,很难见到传统的一条街了,更别说人头攒动的夜市、展销会了。老百姓需求其实很简单,在造大商场之余,能否保留一些有特色,适合普通市民的小店,小街道,让市民可以歇歇脚吃点实惠东西呢?
老瓶新醋
或许是大商场模式同质化严重,亦或是上海市民对烟火气深深回忆。最近一些年,大规模改造旧城区为新式商业街,而不是全部拆掉老城区了。
打开地图,上海现在有茂名北路的丰盛里、南京西路的张园、四川北路的今潮8弄等等,以及早就名声在外的田子坊。这些里弄全部是旧里改造的,然后招商引资,让新的商家店铺入住,以此顺应老上海情节,这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造后商业街,往往是金玉其外,看上去有些老上海里弄的外形,但内核还是卖披萨、卖冰激凌、卖汉堡包,甚至还有招待老外的酒吧,一到晚上喝醉的老外狠三狠四的,让人敬而远之。
这些地方与其说是老上海风情,不如说是一个旅游景点,让人家到上海粗略了解一下上海弄堂文化、海派街景,然后拍拍照,打卡一下而已。石库门的背后是高价的商品,高档的文旅产品,精致的礼品,而普通市民需要的熟菜店、小吃店、小卖部、小店则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入住这些新式商业街。
少了石库门,多了商品房,少了烟火气,多了大商场,少了老上海,多了五大新城。在如今这样一个追求精神人文的社会,对过去烟火气的一刀切,是否有待商榷呢?对上海文化,特别市井文化的追忆,能否再接地气一些,而不是银枪蜡枪头,只有外表没有内核。不久以后,我们后代是否只能在影视作品和纪录片里,了解那个曾经热闹又繁华的上海街巷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