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上海谋划未来发展要突破边界,也要照顾
TUhjnbcbe - 2023/3/26 20:32:00

环境、贫富差距、人口等等,已经成为全球城市普遍面临的挑战。上海地处长江与东部沿海岸线T字形交互点,坐拥大尺度下生态系统和海陆线交汇的枢纽位,又是“亚太城市带”(北至东京南至新加坡)的中间点。得天独厚的节点方位,需要上海提出更有代表性、前瞻性和“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有人觉得环保是专家的事儿,共同富裕只要分好蛋糕就够了,“强制造”就是把制造业占比拉到最高。真的是这样吗?在11月1日举行的年世界城市日人民城市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谋求高质量发展,就要跳出盒子想问题。

开发强度够了?仍有提升空间

高楼林立、厂房遍布,这是上海的城市特征,也是高开发强度的一个侧影。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的开发强度已经足够,但如果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以东京都市圈举例:东京都市圈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开发半径约50到80公里。而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区面积是1.1万平方公里,人口万,若按照东京都市圈开发半径来算,从上海人民广场可至昆山乃至苏州市中心,全域开发强度约29%,由此来看,人口集聚和开发强度提升都还有很大的余地。

在都市圈视角,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上海规划“新城”的深意。陆铭认为,新城就是要为上海拓展发展空间,在新城需要进一步拓展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

在东京和纽约都市圈,“八爪鱼”般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让生产要素触及各个角落,城市外围、新城与市区几乎无缝对接,上海大都市圈还有提升空间。就拿数据来说,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城际铁路)长度公里,如果以最大统计口径测算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地铁里程和城际铁路里程,约为公里,所以仍需推进交通一体化。

在大都市圈中,新城尤其要思考如何对接城市内外的流量、担任枢纽。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例,虽受疫情影响,但今年1到9月的主要指标逆势增长60%,其区位条件和综合交通优势带来的源动力可见一斑。

“上海在思考发展问题时一定要突破管辖边界,从都市圈意义来谋划。”陆铭说,未来都市圈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做到规划统一,较为典型的案例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集聚区。陆铭提醒,“强制造”并不意味着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比重,从经济学理论和发展客观规律来看,制造业越是现代化,服务业占比越高。制造业的附加值来自现代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产业可以为制造业赋能。

当城市群整体制造业变强时,空间格局会有新变化,即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占比会提高。在上海大都市圈中,制造业和服务业要并重发展,不同城市之间应形成一种分工深化、优势互补、梯度发展的格局。

其中,核心大城市要以生产型服务业赋能制造业,“15分钟生活圈”就是建立在服务业基础之上;相对外围且地理条件较好的城市要集聚较多制造业,比如苏锡常、浙江沿海地区都市带、安徽沿长江皖江都市带,在下一步制造业发展理念将产生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外围的城市需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尤其是资源型产业、旅游还有农业,如皖北、皖南、苏北等地。

环保靠专家?从身边做起一样重要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绿色生态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很多人觉得它很宏观、很遥远,但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看来,这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在德国和法国调研时发现,比起熊猫等全球生态多样性旗舰物种,当地居民更关心身边的生物变化。一项调研显示,人们身边的鸟和虫已经分别减少40%和60%。

“这个结论值得我们思考:普通人关心生态不需要宏大,我们可以从关心身边的小区、花园、街道、河坝、溪流、池塘的生物开始。”章新胜说。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海线和陆线结合的重要生态位的城市,其生态系统的韧性能力构建影响很大。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绿色转型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韧性的城市,面对种种外界冲击,可以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和再生能力。

章新胜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把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解决方式,从依靠经济为主转向基于自然的,还要更重视气候变化,落实“双碳”目标。

新城“异*突起”,不花大价钱也能实现

当人们漫步在街道,在他目之所及的城市界面里,建筑、道路绿化、城市家具各占1/3。“可以说,城市家具和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三行系统’最能直观反映城市品质和软实力。”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鲍诗度说。

在他看来,如果是新建城区,做好城市家具和“三行系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异*突起”,并不需要投入太多财力物力,不过,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具备非常完整且系统的配置。

这样的现象是“点性思维”造成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管理者会把安全、秩序和美化剥离开,以“串联”而不是“并联”的思维顺序来考量城市,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

“哪怕只是一个人行道,如果能把景观和通行结合起来,就能打造一个很好的界面‘亮点’。”鲍诗度说。实际上,上海已有相关探索。从年启动到年底,上海已累计完成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公里,打造的*浦区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苏州河沿线等全要素整治示范片区,以及南昌路、高安路等,就属于全要素整治示范道路。也就是在整治架空线和路杆的同时,把周边景观、城市家具,以及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建设一并纳入考量,从而避免道路的反复开挖。

分好蛋糕,也要更注意做大蛋糕

共享发展是一个全球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这也是“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上海社会科学院*委书记、研究员权衡认为,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注意城乡差距和行业差距。“浙江正在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一个原因是其城乡差距较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都很发达,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权衡说。

行业之间的差距常常被人忽视。权衡说,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本含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客观会带来差距。比如,从事科学、技术、信息产业人群整体收入较高,居民服务业则偏低。但要注意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报酬才能提高。不能让劳动报酬提高的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那就变成只分蛋糕,没有人去做大蛋糕。”权衡说,当收入多了、来源多了,还要注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想办法扩大人力资本,发挥企业家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包括建设劳动的技能型队伍方面的建设,最终使整个社会中等收入群体能够进一步扩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谋划未来发展要突破边界,也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