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每天,在公园里、社区内、广场上,越来越多锻炼的身影为美好生活写下了生动注脚,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日,记者分头探访发现,我市部分公共健身器材存在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市民健身路上的“绊脚石”。
“公共健身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块试金石。”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公共健身设施需要定期“体检”,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市公共健身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探访1:
社区健身广场的设施超期“服役”,部件年久失修,发出刺耳噪音——
健身器材“带病上岗”
居民担心健身变伤身
居民区年安装的健身设施,标注安全使用年限为8年,至今仍在超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太空漫步机发出刺耳噪声,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健身广场上的单双杠成了晾衣架……近日,家住西山花苑小区的居民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李沧区延寿宫路68号周边多个小区的健身设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法使用的问题。
8月10日,记者来到延寿宫路68号的西山花苑小区探访。该小区是一个由12栋居民楼组成的开放式楼院,在5号楼与6号楼之间的空地上建有一个挂着“宜居青岛健康家园”标牌的小型健身广场。广场内安装了单杠、双杠、太空漫步机、背腰按摩器等9组健身设施。然而,健身广场的单杆和双杠上挂满了刚洗好的衣服,各健身设施之间还横七竖八拉着绳子,晾晒着五颜六色的床单、被褥。
记者留意到,这些健身设施比较老旧,有些部件的喷漆已经磨损脱落甚至生锈。健身设施上有合格证标签,上面除了标注着设施功能、锻炼方法外,还标有“安全使用年限8年”字样。合格证显示的安装日期为年12月,就此推算,这些健身设施已经超期使用。
“我们小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建成入住,最初楼院里没有健身设施,年,相关部门在这片空地上建了健身广场,很多居民前来健身。现在,这些设施已超期使用,特别是一些通过轴承摆动才能健身的设施,超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居民们担心健身不成反伤身,所以就很少在这里活动了,健身广场逐渐变成了晾衣区。”家住该小区的陈女士说,隔壁小区的健身设施也是同期安装,同样存在超期使用甚至损坏的现象。
记者随后来到西山花苑东侧的双玉新苑小区,该小区60号楼下也建有居民健身广场,有居民带着孩子在广场上散步。记者查看发现,这里的健身设施安装时间也是年12月,同样存在超期使用的问题。“健身设施年久失修,使用时噪声太大,自己听着难受,也影响旁边楼里的邻居,我们索性就不用了。”一名居民说,他们之前向相关部门反映过健身设施老化问题,也看到有人前来维修,但一些故障一直都未能被修好。
记者看到,一台太空漫步机的轴承位置已经锈蚀,右侧脚踏板的防撞橡胶条也已脱落,使用时很容易磕伤旁边人的小腿。记者尝试踩在漫步机踏板上活动一下,轴承随即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旁边居民纷纷为之侧目。
探访2:
口袋公园健身设施破损,篮球架连接处开裂,居民用木棍暂时固定——
篮筐摇摇欲坠存隐患
维修小打小闹不见效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在平度市锦州路与人民路路口附近的口袋公园内,健身设施破损,尤其是篮球架破损严重,篮筐摇摇欲坠,支撑篮板的铁条垂落,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市民所说的口袋公园位于平度市锦州路与人民路路口东南侧,植被郁郁葱葱,公共厕所、座椅、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滑梯等设施齐备,属于小而精的街头健身空间。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7月11日,有市民曾通过*府信箱反映,该口袋公园内的篮球场存在设施破损问题。7月16日,李园街道办事处答复称,已安排维修人员对篮球架进行了维修,篮球场已可以正常使用。记者在这处公园内的篮球场看到,其中一个篮球架的玻璃篮板被简易固定过,但仍有一根支撑篮板的铁条脱落,垂在距离地面1米处,篮球架下的地面大片破损,影响市民的运动体验。
在篮球场外,一个专供青少年练球的篮球架破损得更为严重,篮筐与玻璃篮板的连接处裂开了宽约1厘米的空隙,篮筐随时可能掉落,现在全靠一根木棍支撑着。
“篮筐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坏了,随时可能掉下来砸伤打篮球的孩子们,我们当时用这根木棍暂时固定着,到现在篮球架也没有修好。”刘先生无奈地说,篮球架刚刚破损时,他就曾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李园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专业人员前来维修,在玻璃篮板上做了简易固定,但维修后没过多久,篮球架又坏了,木棍再次“上岗”。“小小的一个篮球架,维修总是不见成效,实在是让人失望。”刘先生说。
记者路过公园的儿童游乐区时发现,4个滑梯出口处的地面都出现了大片破损。原本铺设的塑胶地面缺失,露出了下面的水泥地。时至中午,有不少孩子在滑梯上玩耍,家长们站在滑梯出口处守护。“之前铺设的塑胶地面材质很软,我们不用担心孩子滑下来后会受伤,但破损后的地面太过坚硬,存在安全隐患。”现场的家长们一致呼吁,为了孩子的安全,希望相关部门尽早修补损坏的塑胶地面。
探访3:
公共篮球场“铁将*”把门、篮筐被拆除——
篮球场好看不好用
管理服务有待提升
“莱西市人民广场新建的篮球场长期不对公众开放,孩子们只能在篮球场门口的旧篮球架下打球,脚下的地砖光滑易摔跤。”近日,市民陈先生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
根据陈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前往莱西市北京中路南侧的人民广场探访。新建的篮球场位于人民广场东北侧,崭新的篮球架、标线清晰的塑胶场地赏心悦目。此时已是下午3时左右,篮球场仍然大门紧锁,几名中学生在门外的一个旧篮球架下打球。记者注意到,旧篮球架下的地砖表面光滑,而且没有篮球场地标线。
“篮球场建成后一直没有向社会公众开放,最近才被用作莱西市篮球联赛的比赛场地。篮球场大多数时候大门紧锁,只有参加联赛的篮球队员才偶尔进去训练。”一名打篮球的中学生指着球场里悬挂的条幅介绍说。
“人民广场原本有5个篮球架,设施陈旧,地面光滑坚硬。前段时间,广场内的体育设施升级改造,新建了笼式足球场和笼式篮球场。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新篮球场建成后一直没有对公众开放。”陈先生认为,人民广场新建的篮球场是公共体育资源,不是篮球比赛专用场地,即便篮球联赛确实有需要,可以临时借用公共篮球场,不比赛时也应该对市民开放。
“想找个打篮球的地方太难了,人民广场的篮球场不开放,不远处的沙岭河公园内,篮球场虽然开放,但篮筐却被人拆了。”记者采访时,另一名篮球爱好者孙先生吐槽说。记者沿北京中路向东步行了米,在沙岭河公园北部的篮球场看到,篮球场北侧的篮球架上没有篮筐,30多名篮球爱好者在球场南侧排队轮流上场打球。他们每人平均要等近30分钟才能上场一次,每次最多玩15分钟就要下场重新排队。
“这个篮球场原本设施齐全,我们7月23日来打球时发现两个篮筐被拆了。”孙先生说,他们自己凑钱装上了一个新篮筐,但他们担心新篮筐还会被人拆掉。他们曾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周围居民投诉篮球场噪音扰民,管理人员将篮筐拆了。
“解决篮球场噪音扰民的方法有很多,管理人员可以合理规划开放时间,也可以安排专人到现场监管,但他们选择了拆除篮筐这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导致篮球场长期闲置,篮球爱好者无处打球。”孙先生说,希望相关部门提升公共篮球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邱正
记者点评
莫让健身器材成“弃材”
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不仅提高了国民体质、生活品质,更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今年年初的数字显示,全市共建健身设施1万余处,基本建成了城区“8分钟健身圈”,农村基本实现了健身设施全覆盖。然而,管理的不到位却让居民吐槽“健身器材成了‘弃材’”。
在实地探访中,记者发现我市公共健身设施存在软硬件两方面的问题:硬件方面,部分老旧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超期“服役”、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软件方面,部分新建公共健身设施建而未用、管理缺位。两大问题背后折射出相关部门重建设轻管理,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和责任上的缺失。
据了解,当前,公共健身器材主要有三种来源:一种是体育行*部门利用体彩公益金在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捐建;第二种是老小区改造时由城市管理部门出资建设;第三种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
一般来说,公共健身器材主要由受赠单位进行管理、维护、修缮。但健身器材保修期过后,社区、物业公司等受赠单位往往因为经费紧张等因素而疏于及时管理和维修,致使其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市民身边的安全隐患。
随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公共健身设施后期管理也出现一些“真空”地带,比如公园、绿地内的部分公共健身设施长期放任自流,缺乏专人管理,设施维护少有人过问,设施损坏率较高且得不到及时修复。接到市民投诉后,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往往在责任归属问题上纠缠不清,推诿扯皮,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公共健身设施“带病上岗”。
让公共健身器材真正发挥作用,打造城市“健身圈”,“建”是重点,“管”是关键,“利用”是目的。
*府加大投入,科学规划空间,建设更多样化、更便捷、更高品质的公共健身设施,是破解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器材配置档次不高、市民健身类型单一等问题的“金钥匙”。
公共健身设施重“建”,更要重“管”。要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的后半篇文章,首先,市级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公共健身器材管理、维修制度,厘清管理权责,同时建立台账,对安装时间、保修期限、使用年限等都要“账”中有数,对超过期限或经检查认定不能继续使用的,应坚决停用并及时更新。其次,在基层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责任单位要专人专责,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