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黑桃A被骂上热搜,儿童教育成人化,幼
TUhjnbcbe - 2023/4/2 16:37:00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s://m-mip.39.net/m/mipso_5153159.html

去年,一首《黑桃A》席卷各大短视频平台,最近又意外翻红。

“HeyAhAh,你是我的宝贝,想你的滋味隐隐作祟……”

你可能觉得,这有啥?不就又一首旋律洗脑的抖音神曲而已嘛。

可,如果是出现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呢?

前阵子,西安某幼儿园就因为教《黑桃A》被骂上了热搜。

是的,是这种形式的翻红。

这首歌被一些幼儿园改编成不同版本的教学舞蹈,结果遭到不少人抵制。

家长提到自家小孩能唱会跳,没有欣慰,只有嫌弃。

路人也坐不住。

有人吐槽歌土,有人扫射幼师学历。

别急。

这件事幼师固然有选曲上的责任,可问题不是在于门槛高低,而是在幼儿教育边界在哪,又该如何引导上。

网络热曲被选作幼儿教学资源,这几年越来越普遍。

可被骂的怎么偏偏是《黑桃A》呢?

这歌最先被诟病的,是它扑面而来的土嗨感。

这涉及到的,其实是一个幼儿的音乐审美品味培养的问题。

这首歌会被拿来用作幼儿教学素材,也不难理解。

简单易学的动作配上动感十足的DJ节奏,老师容易教,孩子学得快。

只不过一群孩子跳起来,生生跳出了广场舞的既视感,谈不上多优美罢了。

而旋律也是真洗脑。

我写稿当天听了两遍,现在脑子里还在自动播放。

难怪能成为继《孤勇者》之后,又一个“起个调调就能接”的儿童专属暗号。

尤其在小孩扎堆的地方,一言不合就能有模有样地整一出即兴大合唱。

来源

泗阳融媒

在上热搜之前,这首歌在抖音就被改编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版本。

有全身活动早操版。

有手势舞版。

以及动画教学版。

各式教程触手可得,孩子学得起劲;只是,家长惶恐了。

土味上头的DJ曲风,触发了不少家长对幼儿美育降级的担忧。

但这还不是原罪。

真正让家长担心的地方在于:歌词部分与儿童教学的不匹配。

虽说前些年流行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也属于土嗨洗脑神曲,也被不少幼儿园拿来教学用。

但大家嘲归嘲,跳归跳,绝对上升不到抵制的程度。

《黑桃A》被抵制,恰恰是因为歌词内容过于成人化。

歌名“黑桃A”,其实是迪厅里一种常见的香槟酒品牌。

歌词内容描绘的,也是热辣的迪厅狂欢场景。

一会儿看到“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只想“亲吻你的嘴”。

一会儿又被一群小姐姐围着灌酒。

对于成人来说,这歌也就浅俗的词意让人不敢恭维,尺度不算离谱。

但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就不一样了。

迪厅、喝酒、把妹……这些成人化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和幼小孩童毫不沾边。

拿这来教孩子,是起到什么价值观的启蒙作用,还是科普了什么知识吗?

更何况,不是孩子偷偷摸摸习得,而是教学光明正大传播。

这一争议事件本质上讨论的,是儿童教育成人化的问题。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反对这,有点太小题大做。

小孩根本听不懂歌词,“我觉得教这个完全没问题”。

这涉及到两个问题。

首先,孩子是不是真的听不懂?

其次,要是孩子真听不懂,就能教吗?

第一个问题,所谓孩子不懂,很多时候也只是大人对孩子一种理想化的想当然。

回到第二个问题,退一步讲,纵然不懂,为什么就不能教。

因为孩子们正处在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自身思想又非常稚嫩的阶段,他们就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外界给予的一切。

只要大人敢教,孩子还真就敢学,不论他们听不听得懂。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纪录片《请为我投票》,讲的是三名孩子竞选班长一职。

说是民主竞选,背后实则是三组家庭的间接博弈。

一号候选人许晓菲,出生在单亲家庭的她乖巧内向,在这场竞选中表现最老实本分,却也最先“败下阵来”。

刚上台,就被竞争对手带头起哄,直接影响了她才艺表演的状态。

二号候选人罗雷,他起初对竞选的想法很简单,认为同学们爱投谁投谁。

但父母却比他本人还“积极”。

不仅提醒他提前做准备,甚至帮他出主意,让他请全班同学坐轻轨,给同学送小礼物。

罗雷不知道父母这些安排用意何在,但在最后的演讲环节,他的确是靠父母准备的贺卡成功收买了人心。

当选票遥遥领先时,他喜形于色,见识到了“贿赂”的威力。

三号候选人成成,他的父母也教给了他一些“诀窍”。

让他在竞争对手表演时起哄,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下去吧!跑调了

许晓菲表演时也是他带头起哄

罗雷担任过两年班长,但因为处事不够圆滑,管理班级习惯言语威胁。

因此在辩论环节,成成父母直接教他给对方扣帽子,当场“拉踩”。

我想成为一名管理者

而不是(像罗雷一样的)独裁者

就这样。

本是为了教孩子“民主”的一场竞选,最后却变成一出由儿童演绎成人规则的荒诞闹剧。

这些孩子可能还搞不懂“贿赂”和“独裁者”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可一旦由大人教,孩子便认为是正确的。

继而从行为上的模仿,变成心理上的认同。

儿童教育的成人化,无疑只会加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不知不觉间,过早地模仿起成人的言行,成为他们世界观建立的基石。

这也是为什么儿童教育需要与成人化内容界限分明的原因。

实际上,不管是出钱“贿赂”,还是耍滑头的小手段,这些成人世界的潜规则,不是不能让孩子了解。

而是什么时候让他们知道;知道以后,如何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懂得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里分辨是非黑白,形成正确的判断,不跑偏,不扭曲。

《黑桃A》之所以会引起家长不满,就是因为选曲老师忽略了儿童教材的价值导向问题。

仅仅因为网络流行、节奏欢快就拿来用,至于歌词内容适不适配,却完全不做考虑。

澎湃新闻《“幼儿园教成人口水歌”引担忧,专家提醒》,陈悦

久而久之,他们是不是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左边是宝贝右边是哪一位”这样的寻欢场景是完全合理的呢?

当然,我并不是上纲上线,也对一切抱有包容理解的态度。

只是担心,孩子们只懂得照猫画虎,却尚不具备过滤的能力,如果接收的信息太成熟太繁杂,对他们恐怕起不到什么很正面的作用。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能教给孩子们“孩子该懂的事”呢?

也不是。

还记得之前被矫枉过正的“*教材”事件吗?

部分家长大批儿童刊物和性教育读本为“大尺度露骨的*书”,无非也是认为里面写的,都不是孩子该懂的事。

可这批家长却忽略了它真正的意义导向。

儿童性教育,以及正确的两性观念。

该反对的,不是那些科学的、具有正向教育意义的教材。

而是那些书中人物行为不妥,却不加以引导的教材。

《黑桃A》事件忽略了对孩子的负面导向,“*教材”事件则忽略了对孩子的正面导向。

孩子的成长,考验的其实是大人。

孩子有了解世界全貌的权利,可大人肩负的,是筛选过滤和引导的义务和责任。

不是以保护之名“一刀切”地掩饰,也不是强行进行成人化教育。

很多人调侃现在的孩子早熟,可这不就是大人缺乏正确引导孩子,以至于孩子们和成人世界的边界愈加模糊的结果?

不止教学活动。

如今儿童周边学习生活环境之复杂,所接触的成人向或所谓流行事物之多,也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成人世界的一切东西,对孩子都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在这些诱惑面前,“失足”儿童不在少数。

前不久,B站up主

老爸评测曝光了一批售卖儿童电子烟的黑产业。

不良商家用新潮的包装、糖果口味和玩具模样,专门吸引小孩上钩。

经过专业拆解和检测,其装置和烟油成分就是低配版成人电子烟。

简陋的电池装置,稍有不慎还有自燃的风险。

B站

老爸评测

更有甚者,直接在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里售卖电子烟。

明目张胆地在法律的边缘试探。

B站

警界君

你看。

这些成人化的物品,“钓鱼执法”式地引导着孩子偷尝禁果。

这种故意面向儿童生产售卖成人产品的违法行为,无非摸准了孩子们模仿成人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孩子们一旦盲目跟起风来,完全不知道边界在哪,无畏,是因为无知。

B站

警界君

可在赛博世界里人均“人精”的他们,辨别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弱。

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就能说明。

如今成人世界里流行的网络热梗在少幼群体中病*式传播,吞噬着孩子们的脑回路和日常表达。

谁能料到,前阵子火遍全网的“王宝钏挖野菜梗”,已经火到小学生的考卷上。

-被老师误解怎么办?

-让老师挖野菜。

还有一度被滥用为小学生答题模板的那句。

“双枪会给出答案”。

微博

少女喜欢凯蒂

看完这些被写在考卷上当作答案的网络段子,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一阵恶寒。

这种看似时尚又非常不合时宜的抖机灵,暴露的不只是知识的贫瘠,还有一种“不知者无畏”的麻木。

孩子们轻易学会了这些网络热梗,却不知道不能挪用到严肃的知识体系中。

这是一种认知的错位。

同样,孩子在连大人都难以幸免的洗脑旋律里轻松学会唱跳网络神曲,这倒还好,但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将会如何解读之,这就很要命。

性质更恶劣的,还可能“刑而不自知”。

上个月,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网课爆破”事件。

河南一女老师直播上网课后去世,上课期间曾遭到捣乱者网暴。

起因正是部分学生主动透露会议号,花钱雇捣乱者利用技术入侵网课,恶意玩梗,扰乱课堂秩序。

来源

九派新闻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抵触网课,让老师下不来台等,尤其爱捉弄那些电脑操作不娴熟的老教师,并以此为乐。

这绝不是轻飘飘一句“个性顽劣”就能掩盖过去。

这些学生或许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和上课开小差一样的恶作剧。

殊不知,他们手指一点的功夫,就已经构成了一场酿出人祸的恶行。

有些人会把这锅甩给互联网。

的确,在网络与短视频时代,儿童教育无疑比以前更难更复杂,难就难在孩子们所接收的信息量之大,变化之快,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更甚。

渠道流畅的孩子甚至比成人更了解网络,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现象。

孩子对外界的一切有爆棚的好奇心,此乃孩子的天然优势。

但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始终有别。

孩子一旦被过早拽入一个成人化的世界,过早接触婚恋、社交、职场竞争等成人规则,那么我们得到的绝非一个早熟的、懂事的孩子。

而是一个酷似大人,却身心割裂,认知错乱的被催熟的孩子。

所以,我们既不能把他们困在一个无菌的温室里。

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孩子们泥沙俱下的兴趣,把他们变成养不熟的“小大人”。

他们看似懂得一切,实则一切都不懂。

被催熟的孩子,无形中被剥夺的,是他们成为“真孩子”的权利。

别太早剥夺孩子们的童年。

有些事,

他们真的不必急着懂。

1
查看完整版本: 黑桃A被骂上热搜,儿童教育成人化,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