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海上记忆人民的公园,七十岁了
TUhjnbcbe - 2023/4/8 21:52:00
白癜风可以吃干枣吗 http://m.39.net/news/a_5373894.html
        

年秋天,时年63岁的浦东崂山路居民宋春林特意赶了半天路,来到浦西的人民广场。

站在人民广场北望,一片占地约亩的辽阔地带,让这位船厂老工人欣喜到双眼湿润:“我活了这一大把年纪,才第一次仰起头走进过去为帝国主义所霸占的土地。”

和宋春林一样激动的,还有一个叫汤生堡的中学生。他家就在武胜路,却是第一次走进这一地带:“我们虽做了它的邻居有十多年,但这块祖国的土地我们却不能进去。”

这片让一个住在边上的上海孩子都不能进去的土地,曾经的名字,是跑马厅。在长达90年的时间里,这里是赛马*博的销金窟。直到上海解放后,它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洗尽铅华,成为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

令两位普通上海市民激动的原因,是年人民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批游客,他们写下自己的感慨,投稿并刊登在当年的报纸上。

今年,这座人民的公园70周岁了。

朱屺瞻《绿化都市》,年

1

年,上海道台出布告通知,泥城浜(今西藏中路)以西农田,由英国跑马总会圈占。

一名英国*官、跑马总会会员,骑马从现在的南京东路西藏中路口大约在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门口起,向西由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折马霍路(今*陂南路)再向东经跑马厅路(今武胜路)至现在的上海工人文化宫,折向北沿西藏路回到原地。这名*官路经的土地,计余亩,之后被辟为远东最大的*窟——上海当时的第三跑马场,又称“跑马厅”。

昔日安静的农田、有着70余幢房屋的小村庄、户业主连同他们祖先的坟墓,自此被强力一笔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赛马场的嗒嗒马蹄声,和香槟赛、金樽赛、大皮赛、新马赛、马夫赛、余兴赛、拍卖赛等*马的喧嚣声。

香槟票(又称“发财票”)每张售10元,清宣统元年(年)向华人开放后,对华人购买无限制,烟纸店均有出售。香槟票的最高额为售出5万号,头奖从10万元逐渐增至22.4万余元,以引诱市民参与赛马*博。实际香槟票得一个头奖的机会,只有五万分之一。每一次赛马*博后,99.99%以上的人只输不赢。赛马彩票每天出售额在万元左右,跑马总会老板从中抽头20万元。从年到年,香槟票的收入达1.5亿元。当时上海流传着这样的话:“香槟票,到处销,吸尽了中国人的血,装满了殖民者的腰。”(《*浦区志》)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八国联*入侵中国,德国将*瓦德西来沪,在跑马厅检阅驻在上海的外国*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队在此举行庆祝大会。万国商团更是经常在这里出操。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曾驻扎在跑马厅。抗日战争胜利后,跑马厅停止赛马*博,但这里又成为美**营和美国剩余物资的仓库。

直到上海解放后,上海市*管会正式接管跑马厅,这一片土地和建筑,终于回到上海人民手中。年9月7日,上海人民在原跑马厅旧址隆重举行人民广场辟建典礼。同日,宣布广场北部辟建为人民公园。

“这块过去被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土地乃是帝国主义罪恶的渊薮,乃是一个最脏的藏污纳垢的地方,对上海人民极其有害。现在它已收归为人民所有了。我们就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将这一地方变成对上海人民有益有用的地方,”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说,“将这一广场修建成广大上海人民活动与娱乐的场所,建设成为上海人民的乐园!”

2

年10月1日,公园对外开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题写了“人民公园”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当时的建筑设计,保留了原跑马厅的一些遗迹,如游泳池、看台、球场以及一根高38米、底部直径50厘米的旗杆等。改造地形工程由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承接,道路、桥梁、下水道等由市工务局中区工务所负责施工。开工不久即进入梅雨季节,雨日达27天,之后又经历了三次台风的侵袭。施工中,共出工4.92万人次。建园所用的吨假山石,多是市民捐献的。园内铺植草皮7.37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34万株,不少机关、团体和个人向公园赠送名贵树木,总数达两千余株。

当年10月2日至25日,人民公园为庆祝国庆节和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召开,先邀请部分群众参观,从10月26日起,正式向全市人民开放。当时,园内有一条人工开挖的米河道,深3米至5米,宽12米。环绕公园四周的河流上有许多精致的小桥,还有供人划水的小艇,有设备完善的儿童公园,有巨大的广场,有小丘、石凳、花草、树木、茅亭、文化室、音乐厅。公园的游客留言栏上,人们写着感激人民*府的热情的诗句。

10月27日,三轮车工人王银夫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游览了人民公园。他坐在草地上,看看四面,看看天空,浑身感到轻松。他后来写信给报社描述:“我看到年轻人在跳着唱着,孩子们排着队转风车,祖国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育光小学的教员馨扬在10月16日带领着一队儿童进入人民公园时,心里异常激动。他回想起过去的情形:“解放以前,我经常从那里走过,但看到大门口站着的是耀武扬威的美国少爷兵。但是现在,它已成为上海市中心区人民的乐园了。每天将有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到这里来愉快游览,尽情歌唱。”

自此,人民公园成为普通上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到了年,数据显示,夏季每天有多达2.3万余人游览公园。

袁松年《人民公园》,年

郑慕康《人民公园》,年

3

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金地段,交通便利,当之无愧地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上海解放初期,经常举行大规模的游行,而每条线路几乎都会以人民公园作为会合点。年后,每逢秋季,人民公园都会举办菊花展。在南京西路号大楼被作为上海图书馆使用的年代,公园见证了许多一早来排队、求知若渴的学者、学子的身影。而且,和所有公园一样,这里是人们玩耍、锻炼身体和约会的场所。几乎每个上海家庭,都有一张在人民公园、背后是国际饭店的照片。

年11月,南极科考队员将在乔治岛冒着严寒和风浪采集的一块质地坚硬、重2吨的南极石送给上海人民,并矗立在人民公园内。这块“长厘米、宽90厘米、厚60厘米,形状如卧着的海豹的上半身,竖起似企鹅”的花岗岩,曾经被计划放在延安东路隧道口和人民广场。最后,它被安放在人民公园内,供市民感受那份生生不息的自然精神。

图源:上海*浦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上记忆人民的公园,七十岁了